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文军) 最美的风景是人,最好的文明是爱心。古县的城市更美了,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志愿服务活动遍布城乡,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极大提升,处处透露出文明气息。今年以来,古县将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纳入全县整体工作布局,打响创建攻坚战,奋力实现创建目标。
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拥有“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省级环保模范城”“省级文化强县”等众多闪光的名片,2015年以来连续两届被提名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认为,该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县域综合竞争力既表现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硬实力”,更体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的“软实力”。为此,围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125条测评标准,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热潮。
大力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该县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作用,开设宣传专栏,常态化宣传创建工作。在县城广场、主要街道设置道德楷模宣传栏、事迹展板、景观灯、太阳能灯箱、多功能垃圾箱和遵德守礼文明提示牌,在窗口单位、宾馆酒店摆放《市民文明手册》和《创文宣传手册》,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创建工作宣传。今年8月份,该县成功举办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专场文艺晚会,晚会现场专门设定了应知应会有奖问答环节,通过“网易新闻”等同步直播,当晚收看直播的观众达到3万余人,大大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打造典型示范带动。该县在县直部门、社区、居民小区分别设置了示范点,将各项任务清单设计成任务展板,悬挂在醒目位置,明确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任务完成一项、销号标注一项,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到创建氛围营造、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维护、主题活动开展等工作中,促进创建工作和党建工作双提升。另外,该县还及时将各类示范点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在全县范围进行推广,有效带动了创建活动开展。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该县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创建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对道德楷模进行了慰问;3月5日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月15日开展了“3·15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主题宣传活动;5月16日举行唱响时代赞歌大型合唱活动;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全面改善城乡基础设施。该县投资2200余万元,对8条道路进行改造,修补道路坑洼889平方米,硬化裸露场地432平方米,改造人行道无障碍坡道32处,更换下水井盖265处;对相如公园、十里长廊、蓝天碧水等县城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铺设彩色沥青健康步道5460米;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举办农村改厕宣传及技术专题培训会4次,培训300余人。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秩序提升工程。该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继续擦亮金字招牌;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加强农贸市场整治;组织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活动,大力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全力改善交通秩序,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本建成,并在石壁乡、南垣乡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岳阳镇湾里社区、旧县镇钱家峪村、古县财政局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一步将全面推广,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五是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该县组织成立了志愿服务联合会,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理事单位,并确定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中办公,目前全县志愿者已达14210人。
如今,古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确保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该县将进一步树立“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精致化共享”理念,围绕《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标对表,从严从快,全力破解创建工作这个重点和难点,全面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