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今年70岁的陈保子老人家住洪洞县万安村。12月14日,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奖状。这张奖状并不是他的,而是同村刘宝山老人所留,至今已有64年。
这张泛黄的奖状上面写着:刘宝山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积极钻研,发挥了自学互学的精神,做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因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特给予文物模范称号,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落款时间为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日。在这张奖状四角,还分别有一个字,合起来就是“模范奖状”;奖状的正中间是毛主席的头像。
这张奖状对于陈保子有特别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这张奖状一直激励着他学习、研究本地文化。“刘宝山年轻时因爱护文物出名,因爱护文物离开家乡到蒲县文化馆工作,退休回家后担任万安文物保养站站长。我与他非亲非故,因为投缘,他把自己辛苦工作记录的一些东西委托于我保管。”陈保子说,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可在他看来比金银还要贵重。
对于这张模范奖状,陈保子呵护有加。“这张奖状背后还裱附着万安安乐古庙的传说。刘宝山老人虽然离世十几年了,但他留下的记录不能丢。”如今,刘宝山老人留下的万安文物古迹记录一直由陈保子细心保存。陈保子称,要把刘宝山老人的资料整理归类,一直传下去。
记者 王隰斌 丁莹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