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苏堡镇:8年坚持 为孩子托举理想风帆

2016-10-20 10:36: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让青少年扬起理想风帆

——洪洞县苏堡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小记

  洪洞县苏堡镇地处霍山南麓,离洪洞县城20余里路程,属丘陵地区,因条件所限而贫困,全镇有19个村级关工委,26000余口人,1所初中,11所小学,1300余名学生。

  苏堡镇关工委一班人遵循中国关工委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总方针,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在创建“五好”关工委、开展学雷锋活动、抓好“中华魂”主题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名列全县先进行列,多次受到县级表彰奖励。特别是镇关工委领导班子和全镇“五老”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学习成长,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狠抓扶贫助学工作,8年来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抓出了优异成绩,受到该镇各村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帮助没考上大学的青年有事干、就好业,镇、村两级关工委班子成员和“五老”人员坚持每年大学招考录取通知书下发之后,在炎热的盛夏奔波于全镇19个行政村,走访农户摸清未被录取的青年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特长以及家庭情况,造册登记之后,镇关工委主任曹文荣组织西尹壁村关工委执行主任耿玉生为首的“五老”人员奔赴北京八维研修院联系洽谈,达成培训协议。从2009年至2016年,他们为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共输送高中毕业生274人,经培训学习后,不但增长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学到了本领,且毕业的174人全部在国企和外企就了业。就业人员不仅工作岗位好,而且报酬合理,最低月工资达8000元,最高月工资高达18000元,如尹壁村孙瑞谦、蜀村杨杰两位青年月工资达17000元。知识青年就了业、上了岗,不仅得到丰厚的收入,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而且在家乡传为佳话,鼓励更多的青年投入到了爱岗创业的热潮中,是利己又利人的大好事。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扶贫助学也是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镇村两级关工委班子成员和“五老”人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抓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并把扶贫助学工作摆上位置,放在心上,拿在手上,扎扎实实抓,实实在在干,促使全镇贫困家庭学生圆了大学梦。2015年茹去村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周聚才慷慨解囊,为家庭特别贫困的王园龙同学捐资5000元,使其升入理想的学府;2008年镇党委、镇政府筹措资助50000元,为全镇考上大学的20名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红色大皮箱1个;2012年苏堡村关工委为被大学录取的12名同学每人筹资助金1000元。多年来,镇村关工委还为1名残疾儿童、3名孤儿、7名特困生、23名留守儿童捐衣捐物,购置学习用品,捐资助学等共计59600元,不仅解决了这些儿童家庭之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受到资助的学生们表示,感谢党、感谢关工委老前辈们,要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后,报效国家,报效家乡,报答帮助、救助过自己的好心人。(贾张选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