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张军——“我把爱人当闺女”

2018-03-14 21:34: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结婚前,就知道妻子有精神病史,结婚26年,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顾,就怕她发病,可后来她还是发病了,我就只能尽好一个丈夫的职责,好好照顾她,直到我自己也无能为力,这样才不辜负我们夫妻一场的情分。”3月5日,洪洞县居民张军(化名),在临汾为妻子买好药后,抽空向记者讲述了他守在患有精神病妻子周莉(化名)身边不离不弃的故事。

    婚姻是一种缘分

    49岁的张军,是土生土长的洪洞人,23年前,家境贫寒的他,在姨夫的介绍下,与一个比他大5岁的女子相亲,随后结婚,开始了一段艰苦却也温馨的生活。

    “结婚后的前12年里,妻子几乎没有发病。”张军介绍,周莉上过大学,曾经在一个县城工作,结过婚,有孩子,后来因为患有精神病,就辞了职、离了婚,前夫带着孩子去了外地。

    结婚前,张军是一名普通的装修工人,跟着姨夫四处打工。“我是个孤儿,姨妈把我养大。当初让我和周莉见面时,我姨就不同意我和她结婚,是我自己看上了人家,觉得大家都是苦命人,人家上过学有文化,还不嫌弃我没钱没房,实在没什么好挑剔的。”张军说,因为提前知道了这些情况,所以结婚之后,他一直按照医生的叮嘱,小心翼翼地照顾妻子,不让她有过激的情绪。

    一个曾经连家都没有的男人,有了一个愿意和他住在出租房生活的妻子,这样的日子,在张军看来,是甜蜜的、温馨的。“考虑到妻子的情况,我选择了不要孩子,当时做这个决定时,下了很大的决心。可如今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却也是错误的。”张军说,婚后的前12年里,妻子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状态,不但可以和他一起生活,还去超市打工,贴补家用。本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可妻子却因为孩子的事情,发了一次病,也正是这次发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

    带着妻子看女儿

    2003年7月初,周莉下班回家后,没有像往常那样为张军准备饭菜,而是取出她和前夫生的女儿的照片看个不停。当晚,周莉和张军商议,想去看看女儿。直到这时,张军才发现,妻子有一些不对劲。

    “周莉和前夫离婚后,她前夫每隔半年就会带女儿回来一次,一直没有中断,有时还会给周莉一些钱,让我们贴补家用。”张军说,从2002年开始,周莉前夫就没再带女儿回来过,也不再和她联系,对方甚至表示,为了女儿,以后就不和周莉联系了,也不让她们母女俩见面。

    “得知这样的信息后,周莉的状态越发不好,经常自言自语说个不停,2003年7月初,她还是发病了,手里拿着女儿的照片,非要去看女儿。”张军说,结婚12年,妻子第一次发病,他手足无措,只好顺从妻子,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我们不知道周莉前夫住在什么地方,以前只听她女儿说过在什么学校上学,所以我就带着周莉到学校,想着远远地看上几眼,我们就回家。”张军说,本以为可以控制住妻子的情绪,可没有想到,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在学校外,他和妻子等候了一整天都没有看见孩子,周莉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便取出手机给前夫打电话,对方也不接。后来她前夫把电话打给张军,说他带周莉来看孩子是个错误,现在出了乱子,他要负责,而女儿是万万不能再让周莉见了。

    见不到女儿,已经发病的周莉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们住宿的酒店也因此拒绝他们入住,可因为周莉一直十分亢奋,张军只能不停地拉住妻子,没法休息,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后来,所带的盘缠花光了,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张军带着妻子回到了临汾,将妻子送到医院后,才回到洪洞。“这是周莉第一次发病,说实话,我很害怕,早知道如此,就不该带她去看孩子,早知道如此,我们就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周莉可能就不会发病了。”张军说,这场悲剧,让他第一次有了和周莉离婚的念头,但是,他最终也没有舍得离婚,因为他明白,周莉不仅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亲人。

    “我把爱人当闺女!”

    2004年,接受了半年多治疗的周莉终于出院了,只是曾经那个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模一样的妻子,再也回不来了。周莉已经不适合出去工作,她随时都可能发病,必须每天吃药。

    “出院后,周莉像变了一个人,有时候一句话都不说,有时候会对着墙壁说个不停,有时候还会拿着棍子狠狠地抽打冰箱。”看着妻子的异常举动,张军知道,曾经的幸福生活没有了,他可能要把自己的余生都放在照顾妻子这件事上了。

    从2004年到现在,13年过去了,如今的张军已经年近五旬,在照顾妻子的过程中,他咬紧牙关,开了一家小超市,攒钱买了一套小房子。“这么多年来,我一次次的后悔,又一次次的释然,一次次的恨周莉,又一次次的可怜她。她清醒时,我曾经答应过她,要带她走遍中国,现在她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约定,除了知道我是她的丈夫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张军说,周莉发病之后,忘记了很多人,但每次喊他的名字,都喊得非常清楚。也许,这就是他们夫妻一场留下的印记。

    现在的张军,每天几乎不出门,超市交给员工打理,自己留在家里,方便照顾周莉。他企盼着妻子会在某一天突然清醒,然后他会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都告诉她。

    “其实,周莉发病后,我可以和她离婚,她姐也准备把她送到精神病医院常住。”张军说,他实在不忍心将妻子送到精神病医院,医院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但没有亲人的照顾,周莉会更加可怜。

    结婚26年来,张军一直把周莉当女儿来看待,也唯有把周莉当成女儿,才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一辈子没有孩子,周莉发病后,我实在放心不下她,就放弃了离婚,准备把她当姑娘养,为她养老送终,这样我也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了。”张军说。

    采访后记

    残酷的现实需要美丽的梦想支撑、点缀!能采访到张军,是记者一次偶然的帮忙。

    因为将给妻子买的药物落在出租车上,张军找到了记者,随后帮其取回。记者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张军手中还拿着一把玩具充气锤。本以为他是带给孩子的,随口一问才得知,这是带给妻子的。

    “我老婆有精神病,发病了,会拿着木棍抽打墙壁,有时用力过猛,手臂会受伤,所以给她买一个充气的玩具锤,这样就不会伤到自己了。”张军的回答,让记者感到震撼,随后就有了这次采访。

    对张军的采访是短暂的,他似乎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张军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他却一点也不后悔,点滴之间又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因为心存美好的回忆和企盼妻子能够清醒,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让人感动的选择。

    张军的执著,将曾经的爱情变成了亲情……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