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司法局服务保障“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建设纪实

2015-07-07 10:41: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主动融入 全面履职

——侯马市司法局服务保障“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建设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侯马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主动跟进“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和侯马市“三三”发展战略及百项工程大会战这一中心任务,积极作为、主动服务,紧扣项目,采取“四跟进三服务”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和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确定目标 主动对接项目

    该局主动顺应法治侯马、平安侯马建设的新要求,将司法工作融入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坚持把“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局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实施方案》,确定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侯马模范年产50万吨铸造异地扩建项目等为主要服务保障对象,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局领导干部亲自上门服务,深入了解服务需求,面对面解决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发挥职能 落实四个跟进

    着眼营造环境,法制宣传跟进。以“平安侯马”、“法治侯马”为依托,以“法律六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基础性、超前性、引导性作用,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园区、进项目、进工地、进乡村、进社区和依法治理工作。针对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5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为重点项目推进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着眼早期预警,矛盾排查跟进。扎实开展“一村一警”联系走访活动,组织各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单位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加强重点项目周边法治环境整治,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通过“定期排查”、“重点排查”、“专项排查”,及时掌握各类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村级调解队伍中老党员、老干部熟悉本村实际情况的优势,将调解工作中心前移到重点项目一线,对因项目推进引发的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进行调处,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涉法信访和突发性群体事件预案,正确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着眼风险防范,提前介入跟进。组织精干律师、公证员等法律工作者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和重点项目“律师服务团”,建立律师列席项目联席会议和专题协调会议机制,为协调管理重点项目提供各类法律服务,促进政府依法调控决策,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主动向项目业主单位发送服务咨询函、联系卡,开展“服务问需”活动,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类事项把好“法律关”,努力避免和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

    着眼保障民生,法律服务跟进。援助中心对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引发的涉法纠纷,对请求补偿安置费用、国家赔偿以及与经济困难群众人身、财产密切相关的事项提供法律援助,确保进入法律援助程序的涉法纠纷“案结事了”。先后办理了人数众多,上访时间长,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561户运输合同纠纷、26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61位退休老职工医保纠纷等群体性纠纷,减轻了党政领导的工作压力,解决了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公证处组建了3支公证服务队,分赴市各重点工程指挥部和企业实施对接,积极参与重大项目活动现场监督公证。

    夯实基础 实行三优服务

    延伸“链子”,搭建服务网络。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在该市三乡五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老龄委、劳动局、民政局等社会团体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全市76个村和27个社区建立了2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03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成立了103名法律援助信息联络员队伍。公证处先后设立了4个便民服务站,4个律师事务所在高村乡10个行政村设立了工作站,极大地方便了项目单位和群众,提高了服务效率。

    降低门槛,开辟服务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加大法律服务力度,在信访局设立法律援助室,推行“三优一免”,即优先接收、优先办理、优惠收费和免费解答,积极协助重点项目单位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协调各种关系,化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公证处开展了“公证进社区,服务在身边”主题实践活动,主动参与了省建一公司公有住房房改、继承、整体搬迁及市廉租房分配等大量涉及民生的公证事务,配合市农商行规范资金状况,指派专人赴省内外为500余人及时出具了《确认函》保全证据公证,有效地防范了因证据灭失而引发的各类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对重点项目建设方做到热心、诚心、爱心、耐心、细心,对需办理的事务明确专人,实行一站式、预约式、上门式、无障碍式服务,变“服务对象找”为“服务人员跑”;认真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服务承诺、政务公开等提质提速制度,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开通了“3508148”服务热线,做到有问必答,有案必接,对寻求解决的矛盾纠纷,立即调处;在园区和重点项目担任顾问、设立律师、公证联系点,每周服务、联系分别不少于7小时或3次以上,绝不因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的实施;恪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廉政规定,有力地维护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白洁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