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经济社会发展:逆势上扬 全线飘红

2016-04-25 10:54: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逆势上扬 全线飘红

---侯马市经济社会发展启示录

  临汾新闻网讯 要了解侯马,先了解侯马的历史。

  侯马古称新田,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的都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迁都新田,历时209年。期间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称霸诸侯,名扬后世。

  也许是血脉中流淌着晋景公的血液,传承和秉承着古晋国人不怕困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如今28万新田儿女,在侯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先看一组数字:——2014年,侯马地区生产总值共完成85.25亿元,同比增长8.5%,比全省和临汾市平均增速分别高3.6和3.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由临汾市最后一位进到了第2位。财政总收入8.75亿元,增长33.2%;公共预算收入4.38亿元,增长32.7%,在临汾平川县、市排名第一;均位列全省的前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143990万元,增长13.5%,从临汾市的倒数第3位到了正数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689802万元,增长49.7%。

  ——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8.9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临汾市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9亿元,同比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5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总收入完成8.87亿元,同比增长1.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66亿元,同比增长6.2%,位列全省第7名,在全省非资源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

  ——2016年第一季度,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绝对额增长848万元,同比增长7.13%;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也位于临汾市各县(市、区)前列。

  在全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侯马市为何能逆势上扬、全线飘红?笔者对侯马市经济增长的做法进行了走访,抛砖引玉,也许对其他县市有所启示。

  光鲜过后几多失落路径:多年探索,努力寻求突围之路说到侯马的经济可谓几起几落。

  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敢为人先的侯马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班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冲破思想禁锢,结合侯马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商贸”上着力,大力发展商贸市场,提出了“以贸易为龙头,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一鼓作气建成了新田综合批发市场、新港服装批发城、五交化家电批发城、亚欧桥汽车市场等30余个门类齐全的专业市场,使市场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在侯马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建设市场的经验。

  再说工业,侯马地营以上企业较多,这些企业进入80年代后活力迸发,效益显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邦、汇丰等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在其三大经济的支撑下,侯马的财政收入发展迅猛,到了90年代初,侯马的财政收入,把其他县市远远甩在了后面,在全临汾地区首家突破了亿元大关。

  但,好日子只过了十余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煤炭市场进入黄金期,一些资源县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煤炭和铁矿资源,靠挖煤和发展炼铁厂,财政收入打着滚的往上翻。

  而此时,侯马市地下没挖的、地上没开采的,作为临汾市唯一一个没有资源的县市,全市领导干部和各界群众都很着急。但着急归着急,“谁让老天爷不给咱留点资源呢!”接着又是世界金融危机来袭,外贸下滑,企业出口困难,传统企业结构调整,多种因素叠加,工业经济遭遇“寒流”,举步维艰。加上周边县市交通的发展,商贸流通方式的转变,侯马的交通优势逐渐弱化,加上消费低迷、管理不善,全市商贸市场的成交额和竞争力也徘徊不前,遇到“瓶颈”。

  看着财政收入从临汾市的排名连年下滑,从以前的正数第一名到后来的倒数第三名、第二名,市领导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每次到临汾去开会,我都不愿往前排坐,经济排名靠后,咱脸上无光。”一位从县级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说。

  侯马的经济应该怎么办?如何走出困境?几届侯马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在苦苦寻找着走出困境密码。

  转变思路全盘皆活路径:奋力振兴“商贸、工业、城镇”三大经济“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找准发展的定位,持续发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侯马市委书记李朝旗说。

  2012年12月,李朝旗走马上任侯马市委书记。一个多月的时间,他马不停蹄地调研后认为:侯马是一个地下没挖的,缺资源、少矿产、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小的县级市,但自身也有三大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一,侯马历史悠久,交通和商贸优势突出。明洪武八年设驿站,是承东接西、通南达北的交通要道,有“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的美称。如今的侯马是“新欧亚大陆桥”国内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处在太原、西安、郑州大三角和临汾、运城、晋城的小三角的中心城市。高速公路、高铁、铁路、一级公路几条主动脉交汇。又处在临汾机场和运城机场的中心各五十公里。优势的区位优势,再加上多年来建设的商贸市场,站在全国全省看在周边县市仍有影响。这奠定了发展商贸经济和服务业的优势。

  其二,工业基础比较坚实,军工企业技术先进,为发展民营企业奠定了基础。建国后,中央、省、地先后有十几家大型企业落户侯马,这些企业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一流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这都是其它县市所不可及的。如平阳重工生产的液压支架,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502厂是我国光纤电缆研发、生产的鼻祖,我国第一条光纤通讯光缆就出自于该厂。再看看民营企业,汤荣汽车配件公司生产的刹车毂出口东南亚国家,企业兴旺时,亚洲大型装载车8个轮子刹车毂有3个就是这个厂生产的。

  其三,侯马城市建设基础较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城市框架在拉大,市区内高楼林立,街道宽敞笔直,同时又处在新绛、闻喜、曲沃、翼城、襄汾的中心,侯马有发往6县市的城际公交车,可建设“购物和消费洼地”,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另外,侯马土地平整,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是全省唯一一个城乡人口倒挂的城市,同时,山西省又赋予侯马综改试验区和城乡一体化实验市,这为发展城镇经济打下了坚定基础。

  家有传家宝,得有识宝人。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决策,侯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奋力振兴商贸、工业、城镇三大经济,实现富裕、秀美、文明三大目标,努力闯出一条欠资源地区发展新路子”的口号。

  对“三大经济”,该市市委、市政府每年突出重点,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几年后成绩显现。

  “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主要是我们从侯马的实际出发,结合市情扬长避短,选准了一条适合侯马发展的路子。”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煦杰说。

  凝聚队伍 理出干劲

  路径:思想教育与制度创新并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的素质如何,作风如何,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李朝旗说。

  如何才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从干部的提拔调整做起。该市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工作机制,对年轻干部的调整,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做到“三个不调”和“三个结合”:带病的干部不调整提拔,在群众中有争议的不调整提拔,无功懒政的不调整提拔;自我推荐与单位推荐相结合,平时表现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工作业绩与能力水平相结合。干部选拔不定候选人,增强了透明度,自上而下推荐、公示、评议,避免了某个人说了算。

  另一方面,侯马强化了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侯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找出各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落实“三个一批”和“一倒查六整治”工作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为目标,保持惩治腐败和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得到净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约束,也是改善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侯马被确定为临汾市“六权治本”试点县市之一。该市通过全面理清部门职能,清理行政职权,厘清权力来源,清理权力事项,解决了权力确定、配置、约束、行使、监督和滥用惩处各个关键环节上的突出问题。该市投入1000余万元,对原有的政务大厅实施了整体搬迁,该市的行政审批、公共管理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已全部入驻中心,设立服务窗口66个,入厅审批事项达323项,法定审批期限由原来的13.4天缩短为6.1天。该市共建立工作制度219项,初步构建了“六权治本”的制度体系。

  工商质监局厘清工商行政许可类8项,行政确权类4项,行政处罚类210项,行政强制类14项,其他类2项;梳理质监制度154项、厘清权力清单253项、厘清责任清单253项;

  凤城乡梳理权力清单共10类59项,形成了服务事项目录31项……

  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统一了,心情舒畅了;制度与机制健全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为干事创业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彭亮 柴卫东 秦明忠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