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明媚,惠风和煦。闲游间来到侯马市文体市场,一块醒目的招牌引起我的注意——“金钥匙书愿”。为何将“书店”作“书愿”?脑中顿时浮现出龚自珍的《浪淘沙·书愿》:“云外起朱楼,缥缈清幽。笛声叫破五湖秋。整我图书三万轴,同上兰舟。”一叶兰舟尚载书卷三万轴,这个偌大的书愿,倒有多少图书?
走进店内,果然惊讶:已不是传统书店的固定印象——拥挤呆板的书架堆满了书籍,而是玲珑俏皮的书柜矗立于锦绣花丛之中,整齐有致的书柜,品类众多的图书,令人目不暇接。走上二楼,是一个幽静花园般的去处,有一个小讲台,背景墙上丛花环绕着两个大大的艺术字——“欣愿”。另一边,摆放着漂亮的台桌和舒适的坐椅,有数十个小学生在桌上专心地翻阅图书。
富有气质的店老板热情地迎过来,招呼之后便闲谈起来。我问为啥叫作“书愿”?她很有条理地解释说,“愿”的本义是指谨慎,现在则指愿望、乐意、志愿;而“店”指店铺,是坐商进行贸易的场所。把“店”改作“愿”,是要淡化坐商的传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开放式的经营,其中含有乐意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之士提供满意的服务,帮助他们通过读书成就理想的意思。看来书店经理的素质不凡啊!又看到背景墙上的“欣愿”两个大字,可见与她所说的“书愿”如出一辙。
老板接着介绍,他们夫妻从2006年开始创业,初期门店只有80平方米,主营教辅资料。因为近几年市场效益不好,经营上也出现过好多问题。针对市场萧条的情况,夫妻俩转换思络,创新理念,先是到外地考察调研,后又加盟哈尔滨汇文书愿,再是组织高品位的货源,实行多元化经营。为了提升书店品位,他们聘请作家名师到店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等。为了适应发展,原来的小店已拓展成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型书店。其中为读者打造的阅读活动、免费借阅、茶座、儿童活动区等,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板李艳霞又滔滔不绝地介绍,在现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实体书店如何适应现代经营管理,如何更好地发挥书业在文化阵地的作用,如何通过书店这方文化净土更好地为“全民阅读”、实现“书香社会”作出贡献,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家书店在实体书店唱衰的形势下,另辟蹊径,取得了逆袭发展。她还说,通常所说的热情服务,不过是面带微笑做表面功夫罢了,而真正的热情服务则是要做到用心服务,只有用心,才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
他们的“用心服务”,产生了良好的效应,知名度显著提升,成为这个20多万人口的商业城市中一颗散发着浓浓书香的奇葩。
我从事基层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多年,经历了书刊市场规范整顿、推动发展、倡导阅读、书屋建设等工作,熟悉我市书刊市场的前生今世。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与图书的情结有增无减。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许多传统行业被“唱衰”的同时,书业经营到了需要变革的关头。我也看到了一些书店紧跟时代的要求,改变经营思路,因地制宜地创新服务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譬如临汾新华书店、辅仁教育书店、风入松书店等,今天又偶遇侯马金钥匙书愿的新变化,大有“嘉运即我从,欣愿自此毕”之感。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条自我提升之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又是一年全民读书日,“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书店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希望通过优质的服务,影响更多的人加入读书队伍,帮助人们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实现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谢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