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小社区 大变化

2019-09-17 09:09: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间老屋子,两张破桌子,几个老大妈。”这是以前社区居委会给人的印象,如今,小社区发生了大变化,“从一间老房子到六间车库,再到如今按照双标准建设的,具有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志愿服务工作室、书画院、舞蹈室等20多个功能室的综合场所,社区建设大跨步的迈进,是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见证。”说到十几年来社区的发展变化,侯马市浍滨街道办事处秦村北社区居委会主任赵慧敏开始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了起来。

  90年代的秦村北社区还是一个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施、无工作人员的“三无”社区,也是一个下岗职工多、留守老人多、困难人群多的“三多”社区。2003年,侯马市成立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赵慧敏担任了秦村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带着组织的信任,口袋里揣着一枚公章就上岗了。那时社区刚刚建立,没有办公场地,除了赵慧敏,就只有一名工作人员。

  2008年,社区从一间拥挤的老房子搬到了6间车库,办公场地大了点,环境也好了一些,社区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困难救助、矛盾调解、权益维护、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了专业化的方法,社区工作在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10年,社区为24栋楼1000多户争取到了社区环保节能改造项目,为社区居民楼进行了外墙、楼宇门、楼顶、供热项目的改造。2013年,借着城乡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工作的开展,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辖区硬化路面2300平方米,清理垃圾5吨,粉刷墙面3000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00处,原来的“邋遢社区”变成了“亮丽社区”。2014年,社区办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2017年,社区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中,提出了“五民行动”的工作方法。社区开展“爱心卡”服务,为老年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免费接送急救病人,还为过生日老人免费送长寿面,联系上门理发服务,提供代购、代寄、代送等为老年人居家服务;建立了“爱心档案”,通过搞募捐、做义工、申请低保或救济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和残疾人;积极同相关部门联系,组织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参加烹饪、修理等培训班,增强就业技能和本领,实现就业;开办心灵驿站,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心理服务;组建模特队、豫剧团、中老年表演队等多支文艺队伍,为居民搭建展示平台,让居民在联欢中,促进沟通交流、增进和睦互信……可以说,只要是居民需要的,社区就可以提供帮助。

  2018年,社区继续深化“五民行动”引领服务群众新模式,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引领社区建设新领域,建成了全市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全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市社工培训实践基地。

  这期间,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居民们的服务面也越来越广,社区不再只是“老大妈”的战场,年轻有为的“80后”“90后”青年开始走进社区,成为社区工作的生力军。1992年出生的郭志鹏是秦村北社区的大学生工作者,在2014年报名参加了省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考试,正式进入社区工作。2017年,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区工作人员队伍逐渐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

  今年6月,秦村北社区升级改造,搬进了总面积3934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了综合服务功能体系,结束了过去“开会打游击、活动无场所”的历史。走进现在的秦村北社区,宽敞明亮的办事服务大厅让人眼前一亮,20多个功能室,积极对接职能部门,打造5分钟生活圈,为居民提供了立体化、多样化的服务。6月19日,侯马市首家志愿者“爱家调解工作室”在秦村北社区成立,成立两个月以来,已经接到40余件调解案件,并调解成功10余起,赢得了百姓的好评。社区服务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得到的帮助更多了。“和以前居委会的办公室比起来,看看现在社区这宽敞的办公大厅、齐全的活动室……简直今非昔比。”说起从居委会到社区办公场所的变化,在社区工作已经16年的张喜琴感慨地说。

  借着这次社区升级改造,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也升级成了“爸妈食堂”。8月21日中午11点40分,在秦村北社区“爸妈食堂”,70多岁的李大爷打包了一份烧茄子、一份豆腐、一份土豆炖肉、两份大米,还有一份醪糟小汤圆。“今天下雨,老伴儿没出来,我过来打饭,这儿离家近,饭也好吃,8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开学了,社区四点半学校、儿童活动中心、亲子阅读基地也活跃了起来。下午放学后,家中无人陪伴的儿童可以到四点半学校,这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辅导和帮助。

  此外,社区还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把9个居民区划分为7个网格。在网格服务中,社区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激发调动了楼长、广大居民的热情。最近,社区又办起了“爱心志愿超市”,通过兑换积分,奖励参与公益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党员、网格员,把辖区单位、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改革开放40年来,社区工作点滴变化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剪影。多年来,居民想什么,社区就做什么;居民盼什么,社区就干什么,如今的秦村北社区变成了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文明社区、全国先进典型社区,社区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说起这些年来社区的变化,社区63岁的王阿姨说:“现在的社区可真好,冬有暖气、夏有空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办事便捷,文化活动内容丰富,还有‘健康小屋’医疗服务,工作人员能力也强,好多事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区感到非常幸福。”

  记者 贠红安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