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拜建霞)4月10日,霍州市退沙街道许村荒山上,一片繁忙景象:挖土机、拖拉机、拉水车齐上阵,来回穿梭;半山腰,百余名专业造林队员埋头挥锹正忙着栽树、培土……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侧柏橫成列、竖成行,满山苍翠。“这里只是该市造林绿化、生态治理的一个镜头。今年,要在全市栽植侧柏、桧柏、龙爪槐等树木1.2万余株。”霍州市林业局局长张云峰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年来,霍州市始终把“生态立市”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驾齐驱、同步共赢”的理念,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荒山治理、森林资源保护和产业化生态进程。
植树节期间,该市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下,全市广大干群热情高涨,纷纷走上街头对108国线等市区主要通道、汾河沿线义务植树,为城市增绿,为大地铺绿。今年,该市又投资199万元,开展“百村绿化,万民行动”为主题的村庄绿化建设活动,按照新农村绿化标准,对199个行政村庄进行绿化。该市林业局已为白龙镇、陶唐峪乡、退沙、南环、鼓楼等8个乡镇(街道)13个村庄提供各种苗木11000余株,整体推进村镇绿化,极大改善了村居环境。说起村里的变化,白龙镇后柏木沟村民曹爱莲深有感触:“现在村庄绿了,环境好了,空气也清新了,相信我们这儿的天会更蓝、地会更绿,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滋润。”为了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刺激经济林发展,让农民享受林业红利,该市采取“政策引导、大户造林、农民自愿、连片发展”的原则,探索“社会造林、政府补贴”的购买式造林办法,鼓励集体和个人造林绿化,不断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对形成一定规模的,由市林业局验收,按照每亩200元标准给予补助。目前,栽植核桃3万余亩,投资2260万元,建成420余亩永和采摘园。预计每年出苗15万余株,干果收入达1800万元,达到了“个人得利,社会得绿”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该市积极探索以经济林带动生态林发展的新路子,对山上荒山山体进行义务绿化,山下经济林与山上生态林同步规划,同步造林。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下一步,全市将投资388万元实施交通沿线1100亩荒山绿化,主要对汾河沿线两侧铁路沿线750亩荒山进行全面绿化,对已形成绿化带的七里峪道路两侧350亩荒山提高绿化标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霍州”。通过多管齐下,该市绿化面积快速增加,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