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村美民富
——霍州市白龙镇富民强镇发展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道路通畅,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群众安居乐业,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盛夏时节,走在霍州市白龙镇整洁的街面上,总能看到一副副荡漾着喜气的笑脸,总能感受到一股和谐文明的新风气。近年来,霍州市白龙镇以服务群众为统揽,紧紧围绕白龙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总目标,牢牢扭住转型发展、环境整治、安全维稳、民生改善4大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山上现代农业、山下新型工业、城区矿区商贸服务业、民间文化产业4大产业,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大产业蓬勃发展
白龙镇努力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为各项目牵线搭桥、扶持服务,有力推动了各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增效方面,投资800余万元的元瑞养殖二期已经启动,投资600万元的恒源养殖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投入运营,投资2000余万元的浩瀚养殖即将完工投产,以元瑞、恒源、富康、鸿隆等为代表的养殖业发展迅猛,陈村百亩中药材、后柏万株核桃树栽植顺利完工。这些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村禾丰生物肥项目投资1000余万,已实现投产运营。商贸物流方面,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餐饮等行业,将永安街打造成全市餐饮精品街。继续加大劳务输出,解决农民就业150余人。文化产业方面,继续以白龙威风锣鼓、陈村武术为龙头,成立了白龙威风锣鼓协会,经过整合注册了9支队伍,对其授牌,并进行了精彩的亮相和表演,实现了公司化运作,将其打造成一张霍州精品文化名片,为白龙的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闯出品牌。
服务群众彰显特色
近年来,白龙镇围绕创新服务群众工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索实践。镇村两级组建完善了“一队两中心”。一队是执法巡查队,主要任务是坚持每天巡查监管辖区内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违法占地、环境污染、森林防火、水利防汛、大操大办等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村实行网格化监管、全天候巡查。“两中心”一个是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七站八所职能,设立了党政综合、社会事务、经济发展、群众工作4个窗口,集中服务群众,简化办事流程,群众可以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二是信访服务中心。坚持每周一镇党委书记接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合接访制度,及时化解群众诉求。同时探索实行了白龙镇《信访接待卡》制度,实行接待、登记、受理、转送、督办、办结、复查程序化规范,引导群众正常上访,最大限度地缓解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广大群众文化的生活品位,对白龙、寺庄、前柏等村,新建了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始终把化解矛盾作为切入点,把安全生产作为着力点,把信访接待作为关键点,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全力化解社会矛盾,通过两委主干抓信访、班子成员包案等措施,各村干部切实增强了处理信访问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矛盾不上交,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全镇信访问题明显减少。白龙镇全面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建筑施工、中小学校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和维护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镇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评出了“重教之家、和谐之家、卫生之家、孝顺之家、创业之家”“五好家庭”156户,在全镇树立了新风尚、凝聚了正能量。
环境整治常抓不懈
白龙镇对一级路环境卫生进行了大力整治,清理了林间留存垃圾,修建了漂亮的文化墙,美化了全市形象。针对镇环境卫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寻找差距,召开了全镇环境卫生大提升动员会,各村干部郑重表态,立即行动,迅速掀起了全镇环境整治高潮。活动开展期间,该镇各村比着看、争着干,各显身手,突出特色,全镇面貌大大改观。一是人员设备到位。每村配备足量清扫人员、垃圾清运车辆,按时到岗,清扫清理。二是彻底清理垃圾。清理积存垃圾5万余方,合理设立垃圾点,规范村民垃圾倾倒,防治二次污染。三是清理“四堆”。所有煤泥柴堆进院、建筑废料拉到指定位置、粪堆进地,彻底清理了街道两边长期以来的乱堆乱放,还街道以干净整洁。四是粉刷美化。所有街道两侧墙壁全部统一粉刷为黄色,红线标高,两旁树木刷白描红,门楼刷新,给居民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对陈村、白龙新建修缮休闲广场3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各村依照村规民约对乱倒垃圾、乱写乱画等破坏环境行为进行教育处罚,有效维护了环境整洁优美。
展望未来,白龙镇将紧紧围绕白龙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这一目标,继续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民生改善等工作,推动白龙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谱写白龙辉煌篇章。 (范韶华)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