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铺到家门口
——霍州市城区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有一种幸福,就是家门口的小巷路平灯亮下水通,再不会为雨天出不了门担心了。
现在,拥有这样幸福的居民,就是今年霍州市城区19条小街小巷的居民们。街巷改造工程的实施,让历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告别了泥土路、坑洼路。
在霍州市的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大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有人这样形容:“晴天沙尘暴,雨天看泥水;晚上黑漆漆,污水没处倒。”因此,居民们急切盼望改造街巷。
继去年霍州市实施了“8+2”城市道路改造后,今年霍州市委、市政府又以民生为重,将目光放在城区小街小巷的改造上。
根据年初的计划,今年投资500余万元,对城区19条小街小巷实施硬化、排水、路灯等的改造,以此提高城市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把幸福铺到群众的家门口。
居民:路平了,心情好了,生活更美了!家住后塞路的居民郭女士,在自家门前开了一个出售粮油和日杂的小铺面。说起这条路,她深有感触:“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都嫌路不好走、配套设施不全,都搬出去住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守在这里。以前路上坑坑洼洼的,附近年纪大一点的居民都不敢出来,害怕摔倒。一到晚上,黑漆漆的,我的买卖也不好做。现在好了,路平了,灯亮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这里的居民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在此次城区街巷改造中,后塞路是施工难度最大、惠及单位和居民最多的一条街巷。后塞路虽然是鼓楼东大街北边的一条小街巷,但它东临南同浦铁路、北接市幼儿园,西有霍州市第三中学、南与鼓楼东大街相连,却是市民们经常来往的主要街巷。而且霍州市农行、市住房基金管理中心、市供水公司、市房产管理局都设立其中,每天前来办事和交费的车辆、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络绎不绝。一到上学、放学的高峰期,这条路还是霍州市第三中学的上千名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
后塞路的路面是菱形砖铺就的,由于通过的车多、人多,好多砖面已破败不堪,走两步,就是一个坑,遇上下雨天,路上的积水横流,更是望雨兴叹,出不了门。尤其是学生们下晚自习回家,路口漆黑一片,一不留神,就会摔倒。家长们和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是怨声载道,一直期盼着道路能够平坦敞亮。
今年,霍州市大张旗鼓地实施街巷改造,后塞路也被纳入改造范围。路面平整了,下水疏通了,路灯也亮了,居民们咋能不高兴呢?“这件事,政府办得太好了!”“这段时间下了好几场雨,路上一点儿积水也没有,我再也不用怕出门了。”“路修好了,我们心里也舒服。”居民们高兴地说着,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秀才巷靠近鼓楼,地处繁华商业区。巷子中不仅有一些住房,更多的是饭店和小吃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路面崎岖不平,下水道也深陷路面以下,严重堵塞,路面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就餐的环境。此次街巷道路改造,秀才巷也纳入范围,可高兴坏了这里的住户和生意人。
一直在秀才巷做水煎包生意的董亮亮这几天生意不忙时,总是倚在门口,看着外面正在施工的道路改造。一想到马上就能改变做生意的环境,他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原先路不好走,进巷子吃饭的人少了,而且进出货车子都进不来,搬来搬去很麻烦,还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路修好了,环境改变了,估计生意不会赖。”住建部门:全力打好街巷改造攻坚战虽然是小街小巷,但霍州市住建部门并没有把它当做小事情来做。霍州市住建局局长刘怀忠介绍说,街巷改造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住建部门把这项惠民工程作为我们学习实践“三严三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具体体现,从上到下,提高认识,从严要求,踏实做好每一条街巷的改造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我们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据悉,之前,霍州市也曾断断续续对环境恶劣的巷道进行过整治,但数量较少、范围较小。这么大规模的街巷改造,在霍州市还是绝无仅有的。该工程总投资500余万元,涉及北环街道、鼓楼街道等城区19条小街小巷道路的升级改造。此次改造不仅要对路面进行升级和新建,还将随同巷道建设对排水管网和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升级和新建。
一条条小街小巷,一头担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另一头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责任。
霍州市住建局局长刘怀忠时不时会到街巷改造的工地上来,督促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质量;霍州市公用事业局局长李建伟更是经常穿梭在施工现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严格保证道路改造的质量;霍州市公用事业局书记薛晓忠从年初接上任务,就马不停蹄地进行立项、环评、规划、招投标、施工许可等手续的办理;为严保工程质量,该市公用事业局还聘请了监督员,在重点部分和关键步骤进行监督,同时设立卫生管理员进行日常监督,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目前,后塞路、麻铺巷、董家圪塔等街巷已基本完工,其余街巷正在改造中。
夜幕初上,后塞路29盏LED路灯一溜排开,照亮了居民和学生们回家的路;整齐紧凑的水泥砖一马平川,延伸向前;铁路边破损的铁栏杆被锃亮的不锈钢护栏所代替,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静谧的夜色中,幸福的道路就一直铺到居民的家门口,一路延伸。(关莉)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