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革新 大智慧
——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矿“小改小革”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革新无大小,能用就是宝。”今年以来,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两大任务,积极开展“小改小革”、技术革新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开动脑筋,先后改造了一系列小工具、小设备,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
钻研技术
“一体化”设计保安全
过去,在团柏矿11—1042巷,无极车运行时,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放置“行车不行人”的警示牌,并通过人工喊话的方式,提醒职工不能经过。然而,这种方式是以职工的高度自觉为前提的,回风联巷口没有专门的警戒设施,这始终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若有职工存在侥幸心理,行车时仍擅自通过,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4月,矿综掘四队职工受铁路道口信号灯、语音提示、警示杆“三位一体”保安全的启发,研制和安装一整套运行警戒信号和设施,他们在回风联巷口处和无极车轨道末端的轨道上方各设置一道警示杆,并各安装一套红绿信号灯,同时加设了语音提示系统。当无极车不运行时,操作人员只需摁下开关键,警示杆就会自动抬起、绿灯亮,语音提示行人可以通过。
如此一来,有效避免了职工擅自进入无极车运行区段,从而防止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无极车运行期间的安全。
“自移式”改造促生产
转载溜子实现自动前移,这已经在团柏矿10—303工作面实施成功,每个循环作业时间大约可以减少10分钟。
以往,工作面转载溜子前移都是利用端头支架进行顶推。在工作面实际操作中,来回顶推经常出现转载溜子机尾盖子变形的情况,支架推移梁也有滑脱 的现象,给安全带来风险,而且每次操作必须停机作业,无形中延长了每个循环作业的时间。
若是能让转载溜子实现自移,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为此,今年3月底,综采二队白海滨、任凯鹏等开始对转载溜子进行改造。他们先在转载溜子的中间位置找到油缸的固定点,将油缸端头用销子固定牢靠,利用一根液管接至工作面第一个端头支架备用手把上,然后在油缸尽头用SZZ-764/132转载机的大链与原缩皮带固定的地锚大链连接起来。操作时,人员只需站在端头支架处,利用阀组手把远程进行拉移,就可将转载溜子进行前移。
于细微之处着眼,在点滴之中努力。在团柏矿,每季度都能产生20多条“金点子”,包括盘区队的电机车喇叭改造、开拓三队的简易远控按钮箱等。这些项目在合适的区队中推广应用,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和设备有效运行,让团柏矿前行的脚步充满动力。
(李丹)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