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每年春节,不管家里的年夜饭多么丰盛,菜品多么精美,任何一道菜都无法取代饺子的地位。饺子好吃,主要是馅料的搭配,而每一个家庭,在馅料的选择上,都有不同的原因和喜好。市民刘捷一家,30多年春节的饺子都是胡萝卜猪肉馅。今年,他兴冲冲地买来蟹肉,要改变饺子馅。
刘捷今年35岁,家住霍州市北环路,春节前,他特意托苏州的同学邮寄来一大包新鲜蟹肉,准备为家人包蟹黄饺子,请92岁的奶奶尝尝鲜。“不到3斤的蟹肉料,花了好几百元,不过为了年夜饭,这钱花得值。”刘捷自结婚以来,一直靠家里补贴,才把日子过红火了。
今年他和妻子从商挣了不少钱,想要好好报答一下长辈,就自告奋勇承担起了年夜饭的采购和制作。
“三十晚上,我媳妇正准备饺子馅,奶奶突然悄悄告诉我,她只想吃胡萝卜猪肉馅饺子。我小声哄着奶奶说,蟹肉比猪肉好吃,今年和我们一起吃顿好的。”刘捷说,一向对自己疼爱有加、万事好商量的奶奶,在饺子馅上很固执,非要吃胡萝卜猪肉馅。后来,父亲也表示要吃胡萝卜猪肉馅的饺子。
为了让家人尝鲜,刘捷费了好大劲,才弄来原汁原味的蟹肉。如今,家里的长辈“毫不领情”,非要胡萝卜猪肉馅,家人的固执,让他很不解。“我不死心,还是想让他们吃蟹肉饺子,最后我爸告诉我,过年吃胡萝卜猪肉馅饺子,是我爷爷活着时定下的,除非家里穷得吃不起饺子了,否则不能变。”刘捷说,过年的饺子,怎么就吃出了规矩呢?原来,爷爷小时候正赶上社会动荡、食不果腹的岁月,那时候,过年能吃上饺子的都是有钱人,像刘捷爷爷这样的人家,过年最多能吃一顿白面馍。在刘捷爷爷8岁那年,刘捷的曾祖父在河里救了一个落水孩子,那孩子的父母是县城的老师,为了报恩,那年年底,老师送来10斤胡萝卜和3斤猪肉。也就是那一年,刘捷的爷爷吃上了自出生以来的第一顿饺子——胡萝卜猪肉馅的。
“之后,我爷爷一直都忘不了胡萝卜猪肉馅饺子的香味,觉得能吃一顿这样的饺子,就是最幸福的事儿。新中国成立后,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过年也能吃上饺子了,但他始终选择胡萝卜猪肉馅,为的就是将这份吃出来的幸福传给后人。”刘捷说,爷爷活着的时候,最喜欢他这个孙子,10年前,爷爷故去,他当时正在外地上学,没来得及见老人最后一面,为此,他一直自责不已。
这一刻,刘捷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在家吃了30多年的过年饺子都是胡萝卜猪肉馅。“还吃什么蟹肉馅饺子啊,我就是钱挣得再多,也不能忘本。”最后,刘捷家的过年饺子,还和往年一样——胡萝卜猪肉馅。
在北方人的春节年夜饭中,饺子的地位无可替代,过年的饺子,象征着团圆、福气,更传承着历史、回忆。“年夜饭上的那顿饺子,我吃出了和往年不一样的味道,我想,一个最简单的家族,也会传承一些鲜明的家风,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没有家风可传承,殊不知,一顿普通的饺子,就已经将我们家的家风传承了下来。”刘捷说,今后他会将这个家风传承下去,告诉他的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记者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