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抄写《党章》颂党恩

2018-07-12 09:03: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近两万字、18.5米长。日前,石瑞华抄写的《党章》正楷长卷在霍州市文化馆一经展出,便引得众多观展者驻足观看。

  大家的声声赞美,不仅因为眼前这幅硬笔书法作品十分工整漂亮,更因为这近两万字一笔一划都倾注着石瑞华对书法的热爱、对党的深情。

  石瑞华是霍州市赵家庄小学的书法老师,说起抄写《党章》的初衷,则要追溯到他上大学的时候。“在大学我上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党章》。”石瑞华坦言,当时他对于党的认识并不深刻,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他才开始真正用心体悟党的政策。“我还摘录了十九大报告,这让我对党的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也萌发了抄写《党章》的想法。今年正值建党97周年,便想着抄写《党章》,当做送给党的生日礼物。”

  这份《党章》抄写的并不容易,字体大小要一致,不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也不能出错。再小心谨慎也难免失误,近两万字的《党章》,石瑞华足足写了一个多月,用了近30支笔。要知道,告别学生时代后,很多人一生可能都不会用掉这么多笔。

  石瑞华清楚地记得这份特殊的献礼是6月25日晚上完成的。“我是怀着对党无比敬仰和对《党章》真诚礼敬的态度,静下心、稳住神,全神贯注抄写的《党章》。”在石瑞华眼里,《党章》是全国8900多万党员共同遵守的准则,这好比写字要横平竖直、平行等距一样。“遵守党章、践行党章,就是好党员。按规范要求去写字、练字,就能写好字。”

  他每周还会去赵家庄幼儿园举办公益识字启蒙课程。关于教孩子们识字、写字,石瑞华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学校的书法课校本教材都是他自己编写的。每每看到孩子们认真习字的模样,石瑞华总会回想起自己年少时日日练字的时光。

  “小时候每到春节,父亲都会拿起毛笔写春联。我就有样学样,拿着毛笔蘸点水在地上写。上小学后,父亲每天都会督促我做作业一定要把字写好,到了初中,每年寒暑假,父亲都会要求我练字,每天标注日期, 一天1500个字的任务必须完成。”石瑞华告诉记者,后来上了大学,没有父亲在身边监督,但练字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依然会坚持练字,或写古诗词或临摹古帖,每天都在千字以上。

  在教室里,石瑞华悬挂了横幅: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希望学生在练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长大后应该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在石瑞华看来,《党章》就是最好的准则,即使不是党员,也应该将此作为行为准则。

  记者 荀丹薇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