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宋庄村的别样“老人节”

2018-10-22 11:1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我国传统重阳节,尊老敬老,九九登高。霍州市辛置镇宋庄村举办首届感恩、回报、孝敬老年人暨欢庆九九重阳节活动,邀请村里70岁以上的70位老年人欢聚一堂,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金秋时节,漫步霍山脚下,放眼望去,所见所景,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里,柿子红了,像一个个小灯笼;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黄澄澄的梨压弯了树枝;农田里,玉米黄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被风一吹,沙沙作响,乡村处处充满了浓浓的“秋意”。


  走进宋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整洁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宽阔的文化广场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械,老人们在悠闲散步,孩子们在嬉闹追逐,村民们收获的玉米、辣椒、花生、绿豆等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把农家小院染成了一幅七彩画。


  “迎九九寿比南山万年乐,贺重阳福如东海惠和畅”村委会大门上的崭新对联格外醒目。书写对联的是村民闫小林,逢年过节或村民家中有红白事,村民们都要去找闫小林写对联。闫小林从不推辞,他积极弘扬书法艺术,服务乡村百姓,活跃农村文化,是当地村民们眼里的“草根书法家”。


  步入村委会大院,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村民们早早就来了,有的骑着摩托车、有的开着电动车,有的用轮椅推着自家的老人,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一片欢歌笑语,此时的宋庄村比过年还热闹。


  锣鼓、扇子舞、广场舞、秧歌、歌曲……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轮番上场,平时摸惯了农具、洗惯了锅碗的村民们热情高涨地表演着,赢得了在场老年人们阵阵掌声和喝彩。那边,几位厨师煎炒烹炸,大展厨艺,香味四溢,为老人们准备着午餐。


  “我们村举办欢庆重阳节活动,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老人们在节日里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宋庄村村委会主任范爱梅开门见山地说,举办这次活动,一是让老年人看得好,村民们表演的节目应接不暇,让老人们过好眼瘾;二是让老年人吃得香,中午准备了长寿面——饸饹面,寓意让全村老年人健康长寿;晚饭准备了饺子,共享“重阳”宴。


  威风锣鼓是当地老百姓庆祝节日的必备文化“大餐”,锣鼓队队员们一上场就以威武的气势、强大的气场震撼了每一位观众,队员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排队布阵犹如雄师出征,十分壮观,待锣鼓齐鸣又如春雷滚动,气势磅礴。扇子舞《山里人乐的好潇洒》跳出了大妈舞蹈队的精气神;《拥军秧歌》《相伴一生》等反映农村新面貌、群众幸福生活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


  “她们表演得真好!”“今天又看节目又吃饭,这么好的日子,还得多活几年啊!”“饭菜感觉特别香,大家在一起吃饭更香。”“这个扇子舞跳得好”“天冷了,还是穿厚点”……70多位老人边吃边聊,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书阅览室里各种书籍应有尽有;活动室里电动跑步机、健身器等设备一应俱全;休息室干净整洁、光线充足;休闲娱乐室装修别致、舒适惬意……这是该村修葺一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全村老年人提供住宿、餐饮和健身娱乐等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73岁的郑爱秀老人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成立欣慰万分,她乐呵呵地说:“孩子们成天到晚都忙于工作,每天家里就剩我和老伴,我们老了,也不想拖累孩子们太多,这不,我们每天在这儿吃完饭,跟乡亲们聊聊天,心里畅快多了。”村民郭文珍接过话茬说:“这里吃得好、招呼得好,饭前饭后,老人们聚在一起拉家常,比在家做饭强多了,想不到我的晚年能这样过,真要感谢共产党。”


  “此次活动密切了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宋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军华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后,村里还要把爱老、敬老、助老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围绕让全村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干、老有所乐”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老年人营造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