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以前村里垃圾遍地,道路高低不平,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行。”孟夏时节,记者来到霍山脚下的霍州市李曹镇秦家岭村采访时,62岁的村民王爱莲回忆起村里的状况。如今,这一切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红花绿树错落其间,完全没有了王爱莲诉说的往日模样。
走进秦家岭村,只见风景树随路延伸、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中渠水清澈见底,村中美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小渠两边五颜六色的盆栽、各种花草树木和溪水交相辉映,涓涓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
秦家岭村位于七里峪风景区旅游路沿线,近年来,该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干群合力对村境内旧垃圾进行了清理,墙壁进行了粉刷,栽花种草绿化美化街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村民们改变陈规陋习,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在秦家岭村绽放。
“以前,村民集体观念差、公德意识薄弱,只管自家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不顾全村的整体形象,把柴火、石料、沙子等堆放在门外。有的村民干脆把脏水直接倒在了大路上,导致大街小巷通行受阻、垃圾遍地,低洼处污水横流,让左邻右舍苦不堪言。”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爱芳高兴地说:“村里给我们办了不少实事,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专人打扫,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啊!”
离开秦家岭村,记者来到霍州市大张镇贾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古色古香的娲皇庙、别具一格的文化墙、整齐划一的农民新居、环境幽雅的农村休闲广场、村里村外干净整洁。
大张镇贾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利,是全省最早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年来,贾村紧紧围绕“改善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全民参与,突出特色,以农业为主导,积极推进新型中药材基地、优种养殖基地和经济林基地,立足本村实际发挥本地优势,围绕城郊搞调产,围绕南山搞绿化,依托古庙搞旅游,围绕环境搞整治,不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走进贾村,南山松柏环绕,村庄绿树成荫,街道宽阔整洁,院落整齐明亮,涧河清水流畅,一派北国风光。2015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宜居型示范村后,邀请了省建筑设计院,对该村进行实地考察,围绕美丽乡村宜居型村庄标准,就村庄生态保护绿化、文物开发保护、村庄建设、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新的规划设计。该村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建立一支村环境卫生专业队伍,定制度、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坚持常年一抓到底,村内垃圾点做到垃圾进屋、专人清倒、不留死角、日产日清。环村主要街道、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娲皇庙广场、进村大道责任到人,保证每天清扫,进村大道两边已对墙壁进行了粉刷、树木进行了刷白,保证无杂草、无垃圾。
记者随意走进村里一户村民家,村民刘爱琴正在做饭。“自从用上天然气做饭,你看,农民过的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她一边向记者说着天然气给她带来的方便,一边还带记者到房前屋后转了转,望着自家房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她深有感触地说:“过去,院里横七竖八堆着花柴、棒子秆、粪堆,如今,庄稼秸秆还了田,畜禽养殖入了园,想洗澡时随时洗,真是方便还省钱!”
如今,贾村村民们用上天然气、自来水,街道已进行了全面硬化。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该村投资20万元,建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护支持。
今年以来,霍州市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做法,对标一流,锐意进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年集中整治向纵深拓展,强力推进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切实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工作,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与此同时,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先行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力争再打造8个省、临汾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垃圾入池了、街道干净了、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家园洁净了,心情舒畅了……如今,霍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广大农民梦中的美丽乡村正在他们的眼前变成现实。
记者 范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