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稳珍每天早晨起来给母亲洗脸、梳头
孙媳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带的好吃的给奶奶吃
临汾新闻网讯 在吉县吉昌镇美丽乡村上东村,产业美、环境美、村风美,人们的心灵更美。村民曹稳珍、曹创章就是众多典型之一,他们虽然是父母抱来的养女、招赘的女婿,但数十年如一日,像亲生儿女一样悉心赡养老人,让老人健康长寿欢度晚年。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儿孙们都像父母一样孝老敬老,好家风代代相传。
如今养母已97岁高龄,全家8口人,四世同堂、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其乐融融。
命运无情人有情
56年前,曹稳珍刚满一岁,父亲不幸病逝,母亲经不住沉重打击卧病在床,兄弟姐妹都还年幼,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无奈母亲含泪忍痛割爱,把她送给上东村的养父母抚养。养父母也是苦命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他们视她为掌上明珠,像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特意给她起名“稳珍”,希望她“平安健康,珍爱呵护。”但当时生活十分困难,村里又实行食堂化,喂养孩子没钱买奶粉,养父母只好让曹稳珍和大人一起吃大锅饭,每当从食堂领到饭,二位老人都舍不得吃,先喂女儿吃,然后自己再吃,常常是女儿吃稠的,他们喝稀的,女儿吃好的,他们吃差的……就这样他们把爱全部倾注到女儿身上,让她在温馨中由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成长为活泼可爱的初中毕业青年。
一次曹稳珍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听到大家窃窃私语,说她是父母抱养的“蛮女”,开始她并不在意,认为伙伴们在同自己开玩笑,后来听的次数多了,逐渐产生了怀疑。一天曹稳珍直截了当问母亲,母亲开始有些顾虑,后来告诉了她实情,当她从母亲那里证实自己的确是抱养的孩子后,顿时情绪低落,泪水夺眶而出,好几天晚上躺在被窝里,碾转反侧、思绪万千……回想起,多年来养父母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里外操持、养家糊口,抚养自己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回想起,多年来养父与自己度过的每个日子都那么甜蜜、美好,真不忍心让这份美好变得支离破碎;回想起,多年来养父母对待自己像亲生儿女一样,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出门怕伤着,干活怕累着,无论吃饭、穿衣、花钱……哪方面都未让自己受委屈,心里豁然明白。“没有养父母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养父母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羔羊尚知跪乳,乌鸦尚知反哺,自己更要知恩图报!”曹稳珍说。
打从那以后,曹稳珍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心情开朗、精神焕发,呼唤父母的声音更甜了,做事干活更勤快了,做家务学缝纫更专心了……她用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商量要给她招上门女婿,她欣然答应,经亲戚介绍,相中了东城乡陈家岭村委下岭村青年辛创章,后改名曹创章,在父母和亲友的张罗下,他们于1979年结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没有血缘胜亲生
养母贤慧质朴乐善好施,养父勤劳忠厚为人正直,作为上门女婿,曹创章开始有些自卑,但岳父母对他像亲生儿子一样,鼓励他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把家庭门户撑起来。“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进了一家门成了一家人,就要把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来,再说二位老人这样信任我,绝不能让老人失望。”曹创章说。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农活十分繁重,儿女也相继出生,家里人口逐渐增多,生活负担越来越重,父母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体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家生产、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曹创章和曹稳珍肩上,然而他们无怨无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尽管一天忙到晚又苦又累,但是他们始终把老人放在心上,对老人十分敬重,家中生产、生活上的大事,都要同老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他们对老人十分爱戴,无论在哪都不干让别人戳脊梁骨的事,不给老人脸上抹黑,不让老人在众人面前失去尊严。他们对老人十分关怀,曹稳珍说:侍奉老人就要诚心、耐心、细心,做到口勤、手勤、腿勤、脑勤,让老人心情愉快,生活满意、身心健康。”“父亲长期患高血压、肺心病,创章就经常用自行车带着父亲到县医院诊治,那时从上东村到县城全是土路,去时一路颠簸,回时一路上坡,尽管一来回20多里路,但创章克服一切困难,用自行车带着父亲往返于乡村与县城之间……直到1996年父亲病情加重,我们夫妻俩日夜守护在他的身旁,喂吃喂喝、端屎端尿直至去世。”曹稳珍说,那一年母亲已经80岁,为了不让母亲晚年孤单,办完父亲的丧事,曹稳珍就让母亲和自己同住,17年来一直陪伴在母亲身旁……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外出不方便,村里人婚丧嫁娶办酒席,母亲去不了,曹创章每次吃席时都要挑选几样香甜可口的菜肴带给母亲。大家夸赞说:孝敬老人,咱们都要像创章那样有心眼!”
孝老敬老好家风
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兴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上东村,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导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曹创章、曹稳珍一家经营着17亩果园,每年收入10多万元,家里盖了新房,装上了电视、电脑,用上了手机,购买了汽车……幸福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孝老爱亲的美德发扬光大,影响着全家老少的一言一行,咱们今天的好日子是托共产党的福,也是托你爷爷奶奶的福,如今你奶奶已年近百岁,她是咱家的老寿星啊!我们要好好孝敬她,让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多享几年福!”曹创章经常这样教育子女。
在他们家有五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早上冲一碗鸡蛋让老人喝;一日三餐第一碗饭,首先盛给老人;年年给老人过生日,为她送上浓浓的祝福;全家老少无论在外买回什么好吃的,首先让老人品尝;全家人外出回来,首先向老人问安。“在我们家,这些已成为习惯,我上小学的女儿、儿子,星期天放学回到村里,都要先向祖奶奶问好,哪怕是一袋小吃,他们也要先拿给祖奶奶吃。”孙媳郭彦玲深有感触地说。
百善孝为先。曹创章、曹稳珍一家用实际行动给我们诠释了它的真谛,他们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让传统孝道在这片乡村故土上熠熠发光;他们一家用真心、真爱尽责尽孝,细微中饱含浓浓亲情,平凡中彰显道德力量,值得大家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让“最美家庭”花开似锦、万紫千红。(梁丽)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