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干群有了“连心桥” 传播文明新风尚

2016-04-28 09:58: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村德村史馆”聚拢干群关系、“三五治村”提升村组工作水平、“定、查、评”夯实基层党组织……这是吉县党群组织、宣传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的真实写照。

  “工作方式变了,干群关系好了!可以说是不断创新的工作方式,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近日笔者在该县采访时,不时听到的一句话。

  “村德村史馆”引领新风尚

  “村德村史馆”是由吉县组织部和宣传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利用3年至5年时间,为全县79个行政村分别建起1个村德村史馆,以图文、实物和影音等形式展示农村发展变化,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提升村民道德素养。“过去,村民空闲时不是打扑克就是打麻将;现在,大家一有空,就来村德村史馆学习。”车城村党支部书记曹耀林对笔者如是说。

  吉县文联主席刘旭山负责“村德村史馆”建设工作,他说:“村德村史馆建设,集中展示了村里的村落文化、村民愿景、模范典型,不但可以引导村民成为道德模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而且可以让村民在家门口记住乡愁。” 吕风云是车城村一名普通农妇,看到自己照顾婆婆的事迹上了“村德村史馆”光荣榜,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还要做更多的好事。”

  “定、查、评”提升幸福感

  在常规性工作上,吉县“年初定计划,年底评定完成情况”,“定、查、评”上墙公示,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在转变干部作风上,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亮身份、强服务、当先锋”活动,即公开姓名、单位、职务“亮身份”,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强服务”,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当先锋”。南垣村第一党支部书记杜成敏说:“今年,村里决定修建公厕、垃圾池、下水道,建文化墙,搞街道绿化,依靠村域优势发展旅游。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这都是关系全体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头等大事,既然是年初已定下的计划,再难也要咬紧牙关办实办好。”同时,该县从严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去年,选派62名同志到62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一位村民说:“自从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后,村里的变化很大。‘第一书记’都是从机关中选派出的年轻干部,思想超前,观念新;敢想敢干,有作为。都怀揣一技之长,人脉交际广泛,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闫海斌)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