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大力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

2018-02-05 21:13: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位于壶口岸畔的山区吉县,近两年来,以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采取5大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苹果产业创新发展,为该县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底,该县全面完成了800余户2000余人口的产业脱贫任务。在第三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全国果业扶贫大会上,吉县被授予“2017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的荣誉称号。

  据了解,2017年该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苹果产业提质升级新战略,围绕“1236”战略部署,以创建三色品牌为目标,建体系、促保障、提品质、强品牌、兴产业、促脱贫,目前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28万亩,总产量达到了22万吨,产值达到了10亿元,苹果产业成为全县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近年来,该县主要采取“四抓”“四提升”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

  抓有机化生产,提升苹果品质。该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基地开发、果农参与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稳步推进苹果有机化生产;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减密间伐、黑膜覆盖、旱作栽培、人工授粉、水肥一体化先进实用技术,启动果业废弃物的清理回收,优化生产环境,大力推广农药、化肥的减量化使用。与此同时,引进选育着色快、口感好、皮薄质脆、果形端正的优新品种,全方位提升苹果的品质。目前,该县有机果园认证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

  抓园区化发展,提升基础设施。该县通过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完善连片果园的水电路以及管护房、防雹网、杀虫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了十大苹果园区。截至目前,全县实施引水进园工程,覆盖果园6.3万亩,修建田间路330公里,安装杀虫灯2100盏,防护栏40余公里,搭建防雹网3000余亩,修建管护房200余座。

  抓标准化管理,提升技术水平。近年来,该县组建果树科研所和苹果产业发展协会,提升苹果产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1个专家库、8个技术组、80个指导队,健全县、乡、村“三基技术”服务体系,制定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畜—沼—果”生态模式,使苹果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同时,在全县创建1个样板园、10个精品园、100个示范园,进一步加快苹果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抓品牌化营销,提升竞争能力。该县近年来品牌化营销的策略比较超前,不断加大保护“吉县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力度,鼓励发展特色信誉品牌,积极推广统一化包装。特别在产地分销、窗口直销、国际畅销、网上热销、产业融合升值“五体联动”上下工夫,扩大国内市场,促使吉县苹果成功打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高端市场。目前,全县苹果地理标识产品认证26万亩,有机产品认证2.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800吨,无公害产品认证4.5万亩。

  抓产业化开发,提升市场优势。近年来,该县建设了一个苹果产业园区,引进了阳煤顶吉、达明一派、山西澳坤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市场牵头、“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果脯、果汁、果醋、果酒苹果美容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全县拥有深加工企业两个,年产量达6500吨,年销售额5000万元;果品包装企业15个,年销售额3500万元;贮藏库39座,贮藏能力15万吨,实现了季产年销、均衡上市,初步建起苹果产业生产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渠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刘京健)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