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二保 摄
临汾新闻网讯 吉县,位于黄河壶口岸畔的山城小县,县域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柿子滩遗址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亦有克难坡、高天上、锦屏山、管头山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境内有国家级景区、景点3处、省级7处、县级8处,森林覆盖率高达47.2%,享有晋南“天然氧吧”美誉之称。
近年来,当地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让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日渐成为招徕游客的吸睛利器。
擦亮旅游名片
提升文旅融合新动能
提及吉县,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壶口瀑布,这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世界级IP。
今日行走吉县,已不仅仅是过去看到的壶口、吉县苹果宣传广告,而是该县县委、县政府丰富壶口旅游内涵所做出的一系列成绩。
目前,壶口景区总规修编文本已上报国务院,被列为全省创5A的重点景区,相关资料已上报至国家文化旅游部。
景区内的金瀑路、黄龙寺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修建了旅游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农耕窑洞展示馆、文化墙,硬化了停车场,实施了绿化美化,栽植玫瑰5亩、大樱桃320株、大柿子树20棵、石榴21棵、山楂24株、葡萄630株、梨树92棵等。
吉县把宣传作为推动文旅融合的引擎,多次参加北京、上海、重庆、郑州、杭州等地旅游社团推介会,进一步提高了壶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太原举办的壶口景区首次宣传推介会暨旅行社签约会上,成功签约旅行社43家。
壶口瀑布景区在网络宣传方面,加强与同程网、驴妈妈、去哪儿等多家旅游网站合作,充分利用壶口管委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工具,倾力打造壶口景区高端旅游产品,在太原高铁站设立壶口宣传灯箱广告牌、在洪洞大槐树等景区LED大屏广告和电视台广告飘字宣传。
加强壶口景区体制改革,先后与中信集团旅游产业公司、北京润博集团、省高新普惠、省经贸集团、山西蒲县宏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进行了洽谈合作。在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于今年6月4日,县政府与山西蒲县宏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正在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景区的体制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展乡村旅游
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悠远的历史文明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催生了农耕文明、乡村记忆、文旅特色等元素。
近年来,吉县依托苹果优势产业,连年举办“春华秋实”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修建村德村史馆、拍摄微电影、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在柏山寺乡西岭村、吉昌镇上东村、屯里镇桑峨村、车城乡曹井村……分别启动了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村,让先发展起来的旅游示范村带动周边村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村村有景点、村村有特色、村村有美食,同步推进旅游全域发展。
去过吉县屯里镇桑峨村的游客不难发现,刻有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相惜、相随、相守等石块字样的走鹊桥,无不给游客一种不一样的文化气息,还有森林徒步游、卡通拍照、垂钓园、休闲餐厅、激情酒吧等等,已拉开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太度村紧扣德孝文化、民俗风情、传统美食,打造了“厚川味道体验地”。
曹井村挖掘结义庙、蒜峪庙、九天圣母庙等人文资源,依托风景秀美的沿川小瀑布,修建凉亭、修复古渠道、搭建娱乐设施,打造了“曹井特色”。
位于中垛乡和柏山寺乡的知青大院,打造特色旅游文化,重新回到人们眼前。位于东城乡社堤村和吉昌镇上东村的苹果主题采摘园,让游客们真实感受到了乡村田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反映着吉县文旅融合的进程。
旅游是一种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发展动力的文化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生活,使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在文旅融合方面,吉县立足各乡镇资源特色,结合苹果产业,打造了苹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的特色小镇,开发了根雕、手工布艺、黄河石刻等手工艺品,挖掘了黄河鲤鱼、平安果盅、吉州小炒等特色美食。
在屯里镇桑娥牡丹园,来自运城的游客李慧说:“游走在吉县旅游乡村,不仅能饱览美景风光、感受农村传统习俗,更温暖人心的是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与灿烂笑脸。”
加大宣传推介
打响文旅融合新品牌
好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好的宣传,才能形成良好的旅游品牌效应。近年来,吉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让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成为招徕游客的吸睛利器。坚持“文旅融合、共促发展”新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景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通过举办黄河壶口旅游节、春华秋实文旅活动,外出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邀请媒体采风等,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而且提升了乡村旅游品质,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观光。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旅游行业求新求变,文化旅游如何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文化内容,有看的、有说的、有讲的,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是我们服务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们利用文化视频库,重级打造乡村数字旅游文化。在壶口等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方面,发展民俗产业、举办艺术活动、打造旅游胜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资源优势,依托互联网区块链原理,借助人们广泛高度关注的抖音等社交音视频平台,挖掘吉县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吉县、宣传吉县。”吉县文旅委负责人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吉县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先后举办了非遗文化艺术周、大河文明论坛、省旅发大会分会场开幕式等各项活动。大量文化活动的频频举办,既提升了全县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游览。今年壶口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次数达到42次,其他频道播放次数达到80多次,充分展示了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的独特魅力。
改革焕发新生,发展激荡活力。如今,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吉县凭借“旅游+文化”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厚川味道体验地、桑峨牡丹园、东城采摘园、中垛苹果节等,一张张靓丽的新名片成为吉县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该县开发了苹果脆片、牡丹籽油、牡丹花朵茶、牡丹花蕊茶、辣椒酱、黄河石、布老虎、果醋、果酒、果汁、果蔬、小杂粮等特色旅游产品。
时隔近10年,故地重游吉县,近日,河南游客培争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惊喜:“2008年,那时候来壶口,从临汾坐公共汽车三四个小时,景区的售票房记得也是小小的房子,县城的印象就是相夹与两座土山之间的破旧房子。而如今,壶口景区有了小交通、有了观瀑索道,县城有了高楼、街道变美变宽敞了,有了乡村旅游景点,开发了人祖山景区,可旅游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游完吉县估计得一个星期。”(闫海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