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中垛乡:推动乡村振兴 突出“十个一”

2019-01-28 10:16: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为推动乡村振兴伟大战略,2018年以来,吉县中垛乡积极作为,以党建为引领,在全乡深入推行“十个一”工程,以一件接一件的小实事,一步紧一步地向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快速靠近。

  一村一台账。全乡10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先后建起“村级群众利益诉求化解台账”,公开持续收集群众诉求,定期交由乡镇梳理汇总,乡党委集中区别矛盾性质,倒逼乡村干部由以往的被动接访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下访,提前介入调查实情,对症施策切实化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一村一公开。乡党委加强对各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与监督,新增和完善公开设施建设,规范和改进公开机制建设,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公正、公平。新的公开系统工程,更加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更加敢于面对群众的质疑,更加善于修正自身的偏失,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一村一亮点。乡党委引导各村树立和强化富村、强村工作中的“品牌”意识,选准明显优势,使出新招,打造亮点,做到“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目前,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都建立了2个以上的品牌和亮点。该乡所辖南光村每年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本村在外工作、创业人员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一村一顾问。由乡党委推荐,每村聘请一名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协助拟订村规章制度、法律文书;为村组织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法律培训等服务;协助村委调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敏感性事件。

  一村一公约。各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因地、因情、因时制定和更新村规民约,在村中显著位置永久公开。让村规民约成为凝聚村民广泛共识、约束大家必须遵守的一种契约,促进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助力推进移风易俗、邻里相处、环境卫生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村一故事。乡党委指导和帮助各村广泛开展各领域、各层面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的挖掘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好人感染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好事引导身边的人。在此基础上,遴选出全乡典型,树立中垛好榜样,讲述中垛好故事,展现中垛好形象,传播中垛正能量,不断引导村风民风由好向优转变。

  一村一广播。乡党委统一筹划,做到全乡村村通广播,近20个群众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也实现了联通广播。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结合群众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广播时段,听百姓呼声、传干部回声,让群众听得见、让百姓喜欢听、让干部用得上,使广播成为村里宣传政策、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伶牙俐齿”。

  一村一wifi。各村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纷纷建立无线wifi免费开放区,方便留守老人和儿童利用无线网络与外出亲人视频聊天,沟通感情,缓解思念;及时、大量传回村外的好信息和新声音。

  一村一群室。村村建立百人以上的微信聊天室,村民可以实时反映新问题、新需求,共享生产生活的信息与资源,掌握新政策和新要求;村党员干部可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农业技术等相关信息,掌握群众动态,引导村级舆情。

  一村一史馆。鼓励村党支部合理利用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已有基础设施打造“村德村史馆”。通过图文并现、乡贤讲解、实物展出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村庄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风俗民情、村规民俗、贤人好事、家风家训、廉政文化等,使之成为村民忆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励志的精神家园。(郑晓锋 窦亚东)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