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繁荣盛世 鼓舞山西”锣鼓艺术展演在吉县开幕

2019-09-20 16:08: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激越的锣鼓振天响,铿锵的鼓点诉衷肠 ……

  9月17日上午,吉县县城文化广场热闹非凡,2019年“繁荣盛世 鼓舞山西”锣鼓艺术展演在这里开幕了。来自太原、吕梁、长治、晋中、运城、临汾等地的9支锣鼓表演队云集吉县,在这次锣鼓艺术展演中鼓出山西锣鼓的威风气势。

  浮山架子鼓表演拉开了锣鼓展演的序幕,参加展演的是来自浮山县天坛镇北关村的62名农民架子鼓队员,碎花斜襟小红袄,湖兰色的镶边裤,美丽的麻花辫垂在腰际,这些来自山区的大姑娘小媳妇脸上挂着满满的自信,围着牛皮架子大鼓里外三圈,敲响数不清的锣、钹、铙、镲,时而似“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时而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为锣鼓展演敲响了一个“开门红”。

  吕梁市的展演节目“文水鈲子”是第二个登场的,也是展演阵容最强大的。《文水鈲子》起源于古代当地祈雨仪式,后来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民间社火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在演奏时,81个队员用乐器模拟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阳泉市平定县西郊村原生态迓鼓队表演的《朱仝上梁山》,表演以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动作、演阵与鼓点紧密配合,收缩舒放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临汾市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表演的传统威风锣鼓《三结义》,晋中市缘隆锣鼓艺术团表演的《排三官》,长治市鼓动太行女子威风锣鼓队表演的《铿锵鼓情动太行》,临汾市尧都区群众艺术馆锣鼓队表演的威风锣鼓《师旷魂》、太原市太重鼓乐艺术团表演的《龙城天鼓》精彩纷呈,表演者们用精湛的技巧展现了不同地域特色的锣鼓表演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把演出气氛推向高潮的是运城市群艺馆选送的《稷山高台花鼓》,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鼓乐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由十来岁的小孩组成,他们动作技巧丰富,高潮时用几条板凳叠摞起架,分层表演,难度很大。高台花鼓传承人苏安福介绍说,高台花鼓成立于2003年,2009年上了央视春晚,2008年参加了奥运会的表演,最光彩的是2014年5月12号,参加了国际汗血马文化艺术节,是代表中国的唯一一个节目。参加表演的孩子最大的十二三岁,因为这个节目要下腰,要爬高,所以这个节目必须要从小练起,不折不扣的“童子功”。今天虽然有点小雨来凑热闹,但展演还是成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锣鼓艺术展演由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会、省教委,省文旅厅、省总工会主办,省文化馆、省锣鼓艺术家协会、临汾市文旅局、吉县县委、县政府承办,是山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的重要板块,也是吉县“春华秋实”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来观看展演的吉县观众刘香云大娘说:“今天好高兴,看到了这么多锣鼓队的表演,真是一个队比一个队好,尤其是晋中市表演的《排三官》,看到由74个女同志敲出的那震天的鼓点,听得人心潮澎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浮山架子鼓队员郭建云说:“今天能参加全省的锣鼓艺术展演,和这么多优秀的锣鼓队友交流,我非常高兴,9场展演进行完,大家互相取长补短,都有满满的收获。”

  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崔绍民说,我们举办这次全省锣鼓展演,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唱响时代赞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激越的锣鼓敲出我们的气势威风,敲出我们心底的自信。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