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打响脱贫攻坚开局仗

2016-11-28 10:0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紧抓“头等大事”发力“第一民生”

  ——我市打响脱贫攻坚开局

记者 王小庚 李卫红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首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的重要政治任务,是贫困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本网自即日起开设“精准扶贫合力攻坚”专栏,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以“精准识别”为基础,以“精准施策”为抓手,以“产业扶贫”为根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扶贫重点工程,建立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我市脱贫攻坚年度战役首战首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头等大事”高度重视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省下达我市的减贫任务为6.5万人、122个村;对照“十三五”脱贫摘帽的总体规划要求,今年我市至少需要减贫7.77万人、182个村,才能按年度计划完成贫困县、贫困村摘帽的既定任务。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委书记岳普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多次就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345”战略中的第一大攻坚任务予以关注和推进,明确提出我市今后五年要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十大扶贫工程。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刘予强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脱贫攻坚作为“四大关键”中的第一项,明确指出要“多方合力脱贫攻坚”。

  10月19日,市委、市政府集体约谈了10个贫困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一把手”,进一步压实了责任。目前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推进脱贫攻坚,一级对一级负责,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切实把“市县落实”的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到了实处。预计到年底我市可超额完成7.77万人减贫、182个贫困村退出任务。

  创新路径“大显身手”

  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的脱贫攻坚必须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不等不靠,要围绕促进贫困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创造性地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拓宽路径,确保成效。

  这其中,光伏扶贫工程作为我市在扶贫投入机制方面的一个创举,开创了全国扶贫的一个新模式,赢得了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认可,同时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新时期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

  近年来,我市的光伏扶贫一直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临汾模式”已成为标杆典范。去年,我市规划启动了127座村级光伏电站和9座集中式地面电站。截至目前,全市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运行100座,累计发电800余万度,已累计结算发电收益80余万元;集中式地面电站建成并网2座,累计发电310万度。

  经我市积极争取,今年国家发改委共下达我市光伏指标127.71兆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规模27.71兆瓦,263个贫困村,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和紧张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大部分电站主体工程能够完工,少部分明年年初完成任务;集中式地面电站建设规模100兆瓦,汾西县筹建1座,目前建设用地已落实,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推进中证扶贫板和消费扶贫是我市扶贫模式的又一重大创新,旨在打造临汾精准扶贫新模式。中证扶贫板已于9月12日正式上线,我市5个国定贫困县8家企业10余种产品在中证扶贫板进行展示。隰县与大同证券公司、汾西与山西证券公司、吉县与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分别建立了帮扶关系,目前正在细化“一司一县”的帮扶方案,制定中证扶贫板临汾模式工作规划。同时,消费扶贫工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编制完成消费扶贫认证标准,启动了吉县苹果、安泽有机玉米、汾西核桃露等几个优质农产品为主的消费扶贫产品认证工作。目前正在推进消费扶贫管理平台、生产平台、销售平台等三个平台建设。

  电商扶贫是今年我市又一项扶贫亮点工程,并率先在永和县、隰县开展试点工作,年初下达补助资金100万元。目前,两县已经建起20个电商扶贫村级服务站。这20个电商村级服务站的建立,为我市贫困村电商扶贫的大力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产业扶贫“有的放矢”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记者日前从市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农业扶贫精神,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继市农委成立特色农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后,10个贫困县都相继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7月中旬,市特色农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启动10个贫困县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浮山、古县、安泽、汾西、隰县、大宁、蒲县7个县规划已经县政府审定正式发布。对10个贫困县和7个非贫困县,领导小组依据建档立卡情况,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核定产业扶贫对象。

  乡宁县突出本地特色筛选脱贫需求产业,确定苹果、中药材、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项目,由农委牵头,组织林业、畜牧进行会商,按照每户平均4人,人均产业收入达到3000元,户均产业收入12000元的脱贫标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同时组织专家论证,测算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办法,核定特色农业项目单位建设投资标准。汾西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确定发展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扶贫。

  永和县实施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今年以来,先后实施1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项目,辐射带动贫困户260户。其中中药材种植项目2240亩,辐射带动贫困户164户;农技推广项目培育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贫困户160户;玉米高产创建项目5000亩,辐射带动贫困户180户;贫困提质增效项目700亩,辐射带动贫困户45户;马铃薯示范基地项目200亩,覆盖贫困户15户。

  “常规动作”扎实推进

  2016年省下达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任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13人,同步搬迁人口2827人,已下达补助资金25640.83万元。今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后多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有力地推进了工程的实施。截至目前,覆盖10个贫困县的205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开工涉及3902户、11802人,竣工148个;分散搬迁已落实1120户、3921人。整体完成投资3.3亿元,占当年任务的97.4%。

  今年省下达我市企业产业扶贫投资计划任务为24亿元(全部为企业自筹)。截至目前已完成22.2787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3%,项目数达111个。预计到年底可完成省下达的24亿元投资任务。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推动建立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机制,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投放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2016年省下达我市的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富民贷”任务为2121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金融小额信贷“富民贷”12296.81万元,获得贷款的贫困户3130户;累计发放“强农贷”7490.5万元。

  今年省下达我市“千村万人”就业培训指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标分别为2200人和3200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750人和2089人,预计12月底全部完成。同时,我市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市县扶贫部门严格按照省里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2016年普通高考并被录取、就读二本B类以上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目前,我市17个县(市、区)资助贫困大学生助学资金已全额发放完毕,实现应助尽助。

  群策群力 驻村帮扶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集聚扶贫强大合力。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和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两包三到”联动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精准帮扶工作。

  今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帮扶单位按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要求,积极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分析致贫原因,因户因贫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立足实际,各尽所能,开展了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捐款助学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据统计,今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帮扶单位共实施项目3512个,投入和引进资金26459.15万元。

  全市已选派912名“第一书记”,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在市委组织部的严格考核、动态管理下,“第一书记”已成为贫困村扶贫项目实施的“主导者”,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市委组织部按照省委“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正在从近两年来市直单位新提任的副县级干部和重要职能部门正科级干部中增加选派“第一书记”。增派的“第一书记”将全部派驻到5个国定贫困县,11月30日前全部到岗。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临近2016岁末,纵观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可谓是态势喜人、亮点纷呈。然而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全市还有23.7万农村贫困人口,且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较差,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全市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重任在前,无畏争先。只要全市各级各部门都从全局高度深化对脱贫攻坚的认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明确目标任务,聚焦重点环节,精准施策发力,到2020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这场脱贫攻坚硬仗,就一定能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岳普煜深入大宁县调研造林扶贫工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