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3月份,洪洞县召开由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参加的5次脱贫攻坚工作专题周例会,其中既有对全年工作思路的顶层设计,又有对重点工作的务实安排。与此同时,由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组织,采取“四不两直”和“四随机”方式,以检查基础资料规范为主题,涵盖16个乡镇32个村共计300余户贫困户的首轮实地专项督查也基本同期结束。2018年,洪洞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彰显严、实导向。
近年来,洪洞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3年来共脱贫13600余人,两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5%,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目前,全县16个乡镇都还有贫困人口,贫困发生面、人口、发生率依然呈现出大、多、高的特征。
今年是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洪洞县委、县政府精准把握全县脱贫攻坚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树牢问题意识,夯实精准识别和帮扶这个基础,把握精准施策和把关这个关键,紧扣精准压责这个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党建护航”,从严从实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是前提。为避免在贫困人口识别中发生漏评、错评以及管理不及时、不精准、不真实等问题,该县通过 “过筛式”排查和精确复核,新识别贫困人口244户606人,新增返贫39人,完善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同时,把选派“三支队伍”作为有力抓手,出台了《加强“三支队伍”管理办法》,将全县105家单位、293支工作队、1135名帮扶工作队员,与48名“第一书记”及287名乡镇包村干部压实在精准扶贫一线,强化教育管理、指导检查、考勤考核和督查问责,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打造合力攻坚工作格局,确保现有822户、1912人到年底全部脱贫。通过精准识别和结对帮扶,切实解决了“扶持谁”和“谁来扶”的问题。
面对“怎么扶”和“怎么脱”这个关键,该县今年提出了光伏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三大攻坚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扶志扶智工程“六大工程”:优先考虑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及65岁以下孤寡老人,采取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垫资的方式,在16个乡镇分批建设300个户用光伏发电站;打造3至5个产业扶贫企业,以土地入股、提供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300户以上;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将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深化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到年底实现24种大病专项救治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民政扶贫、残疾人帮扶等四方面24项政策进村入户,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人口以及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等人口应纳尽纳;建立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机制,组织实施好“富民贷”“强农贷”,圆满完成年度金融扶贫任务;把贫困户积极参与作为扶志的核心,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促使贫困户树立起战胜贫困的志气和信心。
同时,该县大力实施“党建护航”战略,精准压责,解决“谁负责”的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和组织保障。围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继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扶贫政策和资金项目惠及贫困群众。他们还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和识别干部,管好用好农村“第一书记”,抓好分级备案和分析评定,坚持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举办“槐乡干部大讲堂”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李安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