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予强: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加快建设美丽临汾

2018-06-22 08:51: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加快建设美丽临汾

刘予强

  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也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的首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确定这样的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工作新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引导社会公众牢固树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理念,切实提高全民共同关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有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稳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清理处置低效闲置土地,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保护耕地红线、保障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用地刚性需求不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做好资源保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提高资源供给质量,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修复,更加重视维护群众资源权益,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一、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就我市来讲,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把耕地保护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坚决制止建设项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新机制,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落实多种渠道补充、多种资金投入的耕地占补平衡措施。要集中力量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参与开发造地,今年实施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8万亩。

  二、强化土地规划管理,科学谋划国土布局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要紧紧围绕我市转型发展目标,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总体布局。要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体制机制,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逐级落实到地块,加快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抓好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管理,严守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未经依法批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抓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成效,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为高效决策和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

  三、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是省市“转型项目建设年”,我市围绕产业转型、动能转变,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这些项目要落地建设,离不开土地的承载和支撑。我们要把有限的土地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优先保障重大转型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和开发区建设用地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要强化产业项目用地管控,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工业项目一律入园进区,推进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要完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灵活采取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要做好开发区(园区)土地储备工作,加快项目用地成片规模收储,实现由“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推进我市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建设。

  四、创新用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坚持把创新用地方式方法贯穿乡村振兴始终,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土地要素。要认真落实扶贫用地、增减挂钩、光伏扶贫用地、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等政策,对10个贫困县的用地需求要做到应保尽保。要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加大易地搬迁贫困村宅基地复垦力度,开展10个贫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异地交易,2018-2019年每个贫困县至少完成1000亩指标交易。要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易地交易所得收益,全面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围绕乡村振兴,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自办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要加快农用地流转步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途径,加速我市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培育,促进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以地生财”。

  五、深化国土资源改革,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深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创新高速公路等大型线性工程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上农房补充调查登记发证工作,紧密衔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权益保障。要积极参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支撑国家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要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筹划推进河流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

  六、加强土地执法监管,维护土地资源秩序

  随着国家土地资源“从严从紧”政策的不断加强,执法监察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市国土资源执法形势持续好转,但由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违法占用耕地情况仍时有发生。我们要始终保持严格执法高压态势,推进执法科技化、信息化,提高重点监控和发现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重拳打击违法占地行为。要积极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疏堵结合,加强源头管控,以严格执法治标,以优化审批治本,倒逼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立足于早、着眼于小,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前端管控,变被动整改为主动出击,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稳定。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心愿。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土地、节约用地、珍惜资源,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美丽新临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