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历史悠久,域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丁村文化和陶寺龙山文化的发现,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邓庄镇位于县城东北,素有“尧师故里之称”,所属村庄席村,千百年来流传着《击壤歌》的传说。
襄汾邓庄与陶寺接壤,陶寺经著名历史学家考证,4300多年以前帝尧建都于此,有保存完好的都城、仓储等区域,是目前公认的尧都所在地。邓庄镇席村是尧王的老师所居住的村庄,至今仍存有唐代遗存的“永古——乡贤席老师村”石碑。
《击壤歌》作为帝尧时代诞生的诗歌,影响深远,清人沈德潜所著《古诗源》开篇第一首即为《击壤歌》,其后历朝历代碑刻典籍均有记载,为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唐代之后,五代、宋、元、明、清均有史籍资料流传后世,数千年来,传承不衰。近年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襄汾地方名人均编著了相关资料。作为重要传承人,张云岗发挥所学专长,把《击壤歌》利用书法、碑刻、篆刻、现代刻字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承。
襄汾《击壤歌》是反映民间百姓生产生活的诗歌,主要在民间代代口耳相传,范围极广,在传承和发展中由官方及学者搜集整理,形成了文字,世代相传。围绕襄汾席村而产生的系列传说故事众多,情节有趣、内容丰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传说主要以尧、舜、禹、尧王的老师、击壤歌》等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尤其是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击壤歌》及其系列传说故事既丰富了中国诗歌文化发源及其发展的宝库,也展示了该区域独特的文化风貌,既具有无可辩驳的学术价值,又具有无与伦比的保护及传承价值。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