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云丘山中和节

2016-06-02 11:06: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中和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正日,因节日集散地得名。

  “中和文化”最早兴于夏代,至周代形成规模。《诗经·大雅·生民》说后稷在获得丰收后,对神灵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云丘山古称昆仑、北顶。云丘山中和节至今保留的“朝顶”习俗是对这一行为的民俗化继承。“中和节”得名始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盛于唐宋。

  节庆时,各村社举办自己迎神社性质的“会儿”。期间当地居民会吃麻花、杏仁饼、干馍片,俗称咬蝎子尾巴。门口贴符: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蚰蜒入葫芦,并画一葫芦把五毒都收进的图。在房子周围撒白灰,以引龙驱邪。朝山乡民举红旗、打腰鼓、唱秧歌、抬驾楼到土地庙祭祀赛神祈求五谷丰登。二月十五当天,登二顶(玉皇顶、祖师顶)。摸娃娃祈子求育。鞭杆挑花篮谈情说爱。食“枣花”祈福。

  “中和节”是民间追求“中正平和”的精神仪程。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学、民俗学意义,是研究节俗文化的活化石。(市非遗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