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采八宝清代中、晚期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乔村一带。代代相传、子孙相袭、口传身授,一直流传至今。
麒麟舞采八宝舞蹈分三部分:首部为“云舞”,8个金童玉女手持云朵翩翩起舞,创造出一个祥云环绕、如幻如梦的仙境,为后面麒麟的出场做了很好的气氛烘托和渲染。用云朵组合而成的“天下太平”几个大字则表达了人们身处盛世的平安心态。中部为“麒麟舞”,在祥云环绕之中,在太阳的引导下,高贵而美丽的麒麟款款起舞,姿态优雅,舞蹈优美,表现出高雅的气质与祥和的气象。它是人们心中美的化身,祥瑞的使者。尾部为“采宝舞”,表现了纵然是天上神物的麒麟,也十分向往和喜爱人间的美好事物,因而到人间采集了“琴、棋、书、画、古、楼、瓶、博”八宝,来装点天上的神宫。
我国麒麟舞分为南、北两派。北派风格粗犷豪放舞动自若;南派风格套路多变,细腻传神。麒麟采八宝舞蹈属于北派。
1992年,麒麟舞采八宝在广东省东莞市参加全国麒麟舞大赛,荣获二等奖。
麒麟采八宝舞蹈以丰富的形象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段,赞美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市非遗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