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佗庙会

2016-05-13 10:21: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华佗庙会,是以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为主的群众性活动。

  华佗庙会自明末清初开始,清康熙年间盛行。华佗神医殿中设有华佗神像、香桌、香炉、灶台、签筒、签薄、签子等物,签簿分为内科、外科、问事三种,求方人在公值的引导下,净面、焚香、跪拜、口中默默述情许愿,抽签、求方以达到自身愿望。

  华佗庙会以正月十五日和九月初一日最盛,从清康熙、民国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庙会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还愿者以前以送匾(二尺红布)为主,后来发展到捐款捐物,以资助庙会,民国以后庙会时段时续。

  华佗庙会,就是人们不用投入任何资金,求得药方,而且这些中草药,大多数都是民间常用之药,根本不用花钱买,就可以治好不少病,因此流传久远,一直持续到现在,确有使用和研究的价值。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