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兴唐寺乡苑川村有一坐北向南的柏泉寺,当地村民称之为龙王庙。
在柏泉寺院中有一长约3米,宽约2米,深约3米的砖砌池,池中有水,清澈见底,红色的金鱼及适应相对较冷泉水的鲤鱼在水中游荡,池西南角有一出水口,汩汩的泉水不断涌出,还有一棵编号374HDI的侧柏。2012年县林业部门将该树列为保护对象,从标识牌上得知该树还有别名,叫水泉柏,树高31米,树围6.9米。
看管寺庙的村民侯天命说,这棵树有3400多年的树龄,十几年前还枝叶繁茂,不知什么原因,该树从树干中间冒出了火苗,火势非常大,吞没了整个树冠,村民们就地取材,用池中的水灭火。他指着一处人工破开的口子说:这就是当年灭火时将水管插入的地方,要不是汩汩不断的泉水,这棵树也化为灰烬了。”
该村民说,水池中那一枝是被日本鬼子锯掉的,锯口几十年都淌着血色般的树胶,那次大火后,就不再流了。
“当时人们都为给他们带来福音的古树担忧,树干保住了,这树还能泛绿吗?”侯天命说。第二年春天,古树有的枝杈发了芽,也有了树叶,而且一年比一年多,这与该树有充足的水分有极大关系,从那以后人们将龙王庙改称为柏泉寺。
该寺北边并列建有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着不同的神像。侯天命指着东边大殿的门墩说:这上面有记录,是元代留下的。”该门墩记载着“伏愿四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人安乐”大定二年岁次壬午四月”等字样。该大殿廊棚下的东墙镶有一块石碑,该石碑为“口口养泉龙祠砌造通记”,上面刻有“大元至元十一年,岁在甲戌六月二十五”养泉老人魏镇”助缘主客人户”烧造砌匠张”等记载。碑文记载说明了此水源的重要性,水源也需要养护,只有保护好水源,才能让一方百姓平安快乐。
“西边的大殿供奉龙王神像,这是前些年才修缮的,但与记忆中的还不一样。”侯天命指着一块石碑说,该大殿在明代也曾修缮。该碑碑文用娟秀的宋体字镌刻,碑文中有“赵城县”字样,记录了该水源周围百姓用水的故事,还有使用水的一些规矩,该石碑立于公元1589年农历四月。碑文最后落款“大明万历己丑年孟夏吉日立”。古代说的孟夏为初夏,指农历四月。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洪洞大槐树景区接待游客创新高
下一篇: 洪洞广胜寺祈福旅游节暨古庙会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