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从总体上说,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劳动保护、劳动环境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安全事故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较大威胁。从基层来说,尽管各项机制和制度不断改进,但是还要在理念上要继续转变,方法上继续完善。”永和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健说。
就具体工作,马健认为,“望闻问切”抓安全。作为公务员,对一些专业的知识并不那么精通,如何判断一个经营单位、一个地方有没有安全隐患,根本的要靠专业,也要靠直觉和判断。就像中医诊断一样,要善于从表象中发现深层次问题。如看见一个人有黄疸,眼睛发黄,我们就感觉到不正常,至于什么病,要马上看医生。安全生产就要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在检查建筑工地等现场时,现场管理是否规范是一个重大信号。如果现场管理不规范,一定存在隐患。
解剖麻雀抓安全。安全生产上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叫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这个法则说明,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大量的隐患、大量的不安全因素。那么,从这些轻微事故和未遂先兆、事故隐患中发现苗头性的东西,及早消除,即可避免重大事故。
发动群众抓安全。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只有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强大的监管网络,发现隐患,处理隐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小安全靠个人,大安全靠团队、靠群众。在“大排查、大整治”期间,永和县把安全职责、举报电话全部向社会公开,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安全。县安委办制作了举报公示台,将政府副县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乡镇主干手机号在全县各村委、各人员密集场所、各企业张贴,向社会公开,实行有奖举报,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反映。
通过群众举报,对私挖滥采、黑车、超重超载车辆等一些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马健说,制造压力抓安全。安全生产上有一个法则,叫市场法则。就是一个人如果对安全生产工作满意的话,他可能将这种好感告诉8个人;如果他不满意的话,他可能向25个人诉说。该法则也说明,安全生产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安全事故影响大、影响坏、影响长。根据这个法则,永和实行了安全隐患公开整改制度。就是职能部门、专家经过检查后,除按规定下发执法文书外,将检查单位、检查人员、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信息,公开张贴至该企业、经营单位门口。敢于揭短亮丑,对主体责任者形成压力,倒逼其重视安全、整改隐患。目前已对33家宾馆、旅馆进行了检查,公示单由主要负责人手持拍照,并在门口公开张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单位的安全工作动态,也要求在群里公开上报。对监管主体也形成了压力。
营造氛围抓安全。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永和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把安全法则、安全理念、安全知识,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扩大传播;建立完善了安全风险隐患举报、整改销号、通报排队、挂牌督办、集中整改等五项制度,印发了《关于建立安全生产“五项工作制度”的通知》。研究制定了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对各乡镇、部门内部的安全管理职责、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任务、本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本部门承担的办公室、指挥部、领导组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明确,并将各单位职责在全县进行了公示。
马健明确表态,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持续推动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力争实现全县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的“双零”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