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强化防灾减灾意识科学防治地质灾害
――纪念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赵建民
临汾新闻网讯 今天是全国第7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宣传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我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土质松软,降雨集中,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创新举措,科学防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成绩,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六大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的意识,不断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治理等各项工作。
一是要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按照安全防范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对城镇、村庄等人口聚集区,特别是学校、医院、集贸市场、重要交通干线、重要流域、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的驻地、工棚、办公场所、施工现场等,定期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及时发现隐患。
二是要认真抓好除险排险。对排查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落实定人、定时间、定要求、定标准、定任务“五定”责任,按照群测群防网络,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能消除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消除;对一时无法消除的要设立标志,拉出警戒线,搞好警示,安排专人盯守,加强日常监测,落实除险排险措施。特别是吉县、乡宁、大宁、永和、隰县、翼城、浮山等山区县,要加大对山村土崖、土窑洞的巡查力度,对存在灾害隐患的,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坚决果断组织群众搬迁避让,确保群众安全。
三是要做好预警预报。国土、气象、宣传等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分析强降雨(雪)天气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发布预警预报,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地质灾害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建设工地,传达到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传达到每个群众,及时采取有效防灾措施。
四是要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好应急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储备好应急物资,组织好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一旦发生险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要第一时间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全力组织救援,确保人民群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各县(市、区)要多渠道、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特别对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要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进门入户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努力提高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科学组织,主动防范,不断提高我市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市“六大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临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