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要求官员读书学习的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党员干部,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应当带头学习,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
读书能够学到知识。这是读书最基本的功能。知识是精神产品,可以传导、复制和共享。党员干部通过读书,可以获取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汲取从政智慧、提高做事本领。
读书能够明白事理。事理是知识的灵魂。
学习知识是对事理的初步要求,明白事理才是读书的重要目的。人们学习政治理论,就是要掌握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就是深化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人文知识,就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加强自我修养和道德涵养。
读书能够增长才干。对于人生来说,许多知识和经验是间接获得的,而读书恰恰是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在书中,你可以感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工作的体验、对人生的领悟。读书就是在阅读许多许多的人生,用他人的人生丰富自己的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的阅历丰富了,自然能提高为官为政、为民做人做事的能力。
读书能够陶冶情操。国外有一项研究,说是在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时,读书、听音乐、喝茶、散步,哪一项更能减轻人的压力并放松心情,结果显示,读书效果最佳,六分钟内就能够降低压力68%。因而读书可以帮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育,一个人书读多了,明白了更多的事理,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董三刚)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