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浅议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搞好基层党建工作

2015-06-20 08:29: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央视播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等等可以看出,党中央释放的信号相当明确,党建工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党的重点工作任务。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收尾,但是党建工作却伴随着经济新常态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在经济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创新与发展?这成为广大党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如下:经济新常态下党建工作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严。责任严,实行严格的管党治党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制度严,严明规章制度,使管党治党的各项制度更周全、更管用;党内政治生活要求严,继承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交心谈心的优良传统,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规制,让党内政治生活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干部管理严,严格管理重要领导干部、主要领导干部,把艰苦的地方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阵地,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抓作风严,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坚持抓具体、抓细致、抓深入,持续改进作风;执行纪律严,领导干部讲不该讲的话、做不该做的事,就要受到严肃的纪律处理;监督严,要让党员领导干部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开启全天候的探照灯,让镜头对着、显微镜照着。

    二是实。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具体到基层组织,要求制定政策要实,提出要求要实,推进工作要实,落实方针政策要实。要求工作方法要实,努力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急于求成,标新立异,做时“风起云涌”,很快就“风平浪静”。要求落实方针政策要实,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要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要唯实、求实、务实。

    那么,基层党建工作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来指导推进党建工作。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养,使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努力使党员的思想状态同步进入并适应经济新常态。

    二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打破过去就党建言党建、党建工作“单打独斗”的固化思维,把“站位全局、服务中心”作为党建工作的导航仪,坚持群众路线,确立群众观点,将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师生、服务职工作为党建工作的生命线,形成围绕群众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新思路。

    三是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在保持党建工作严肃、严谨、严格等底色不变的同时,适度注入“创新元素”,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特色,不断增添党建工作的魅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严实结合,创建具有特色的“三型”组织,关键在于要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三个新特点:一是党的建设不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而是要真抓和实抓,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腐败工作;二是深化体制改革要求改革和改进党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手段要同步进行;三是党建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改革的思路中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去寻求解决办法。

    党建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基层党组织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而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才能在经济新常态情况下,适应经济新常态,融入经济新常态,为经济发展摇旗呐喊,为经济振兴保驾护航,进而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山西汽运集团侯马公司)赵雪峰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