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增勇:编织关爱网络 走进亲情绿洲

2015-09-10 10:1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永固乡位于襄汾县西南部,是闻名全省的“饼子之乡”,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2.3万余人,其中有9000余人在北京、天津和太原等地打饼子,占到全乡总人口的近1/2,村里剩下老弱残幼,其中在校留守儿童达1984名。

    大量劳务输出,在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和关爱,就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除外出务工青年后顾之忧,确保我乡劳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永固乡乡党委、政府立足全乡实际,下大力气探索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走出了一条富有永固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之路。

    一、领导高度重视,构建关爱网络

    我乡乡党委牵头,成立了以乡关工委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吸纳乡妇联、共青团、联校和各村两委班子一起参与其中,从管理上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监管;建立了五类重点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详细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联系方式、所在学校等,做到一人一档、全面覆盖,并定期组织妇联、共青团、联校等社会力量,及时了解其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实行跟踪服务;组织学校定期对重点特殊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做到学校、监护人和父母互相沟通,实现了家庭、学校和    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加大建设投入,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为留守儿童创造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乡党委、政府抓住国家力抓校安工程的机会,积极主动联系县教科局,对永固初中、永固小学、南董小学、北众小学、家村小学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进行改建扩建;又建起了4所规范化公立幼儿园,即永固中心幼儿园、北众小学附属幼儿园、西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家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同时,在市县乡计生部门资助下,建成永固村留守儿童幼儿园,聘请了优秀幼儿老师,购置了电脑、电子琴、大型玩具等教学用具,解决了留守儿童“入园难”、“上学难”问题。

    三、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工作载体

    一是开展亲情教育,用无私的关爱呵护每个孩子孤单、脆弱的心灵。每次开学,“亲情教育”是入学第一课。老师告诉孩子们,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老师就是父母或姐妹,有什么事都可以告诉老师;同学就是兄弟姐妹,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是每周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欢乐一家亲”活动,既增加了同学、师生之间的情谊,培养了孩子们集体主义观念,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亲情教育活动。比如母亲节时,举办“给妈妈说说心里话”的班级活动,孩子在表达思念妈妈的同时许下了不让妈妈失望的感言。

    四是拍摄“成长瞬间”寄给父母,让父母感到欣慰。

    五是定期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在电脑视频上见面。学校每次举行活动,都会选一些照片洗出来,然后帮孩子们寄给远方的父母。南董小学毛洁瑜的家长看到孩子穿着整洁的衣服跳出优美的舞蹈时,给学校打来电话,诚挚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孩子、学校和父母三点一线的沟通联系,让每个孩子都融入到大家庭中,弥补了他们对爱的渴望,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坚持筹资助困,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和国家“两基”、“两补”政策,保障所有适龄贫困儿童都能上学。该乡学龄儿童的入园、入学率均达到100%,中小学寄宿生全部得到了国家补助。

    二是大力宣传。通过对各类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和县团委、计生协、妇联、关工委联合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情满青春·温暖临汾”活动、情暖中秋“爱心妈妈”活动和情系外出务工人员等一系列爱心活动。永固村爱心妈妈达到28人,每人联系一名留守儿童,星期天,为孩子洗衣服、理发,还为孩子们改善伙食。

    三是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关工委积极联系各类慈善机构和企业团体对我乡250名困难留守儿童捐资30多万元,不让任何一个留守儿童因学习费用而产生思想负担。

    同时,乡党委、政府每年都拿出一笔资金专门用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护。通过筹资助困,为“留守儿童”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了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关心留守儿童,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永固乡全乡已形成强大合力,“对孩子微笑,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让孩子自主”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会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聂增勇作者系襄汾县永固乡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