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互为关联,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整体。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基础和根本,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目标和核心。“三严三实”融会贯通了中国传统文化、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直指做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就基层金融机构的一个领导者而言,如何用实际行动写好金融工作的“事业簿”成为践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的关键:
一、从“实”谋事,要有超前看远的把控能力
谋事要实,就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所谋所思所为之事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虚荣浮夸、脱离实际。实事求是谋划金融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但不切实际的计划非但无助于事情的完成,反而可能导致不良结果的发生。金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常常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这就要求金融工作人员只有坚持“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始终做到超前有谋划,且据实谋划、从细谋划,才能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
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增进群众感情,当好人民公仆;是否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清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否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不图名不图利,是否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勤奋工作,根据事情,超前谋划,运用科技思维,把握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规划,使金融业务走向科学的、有序的、良性的、稳健的发展轨道。
二、从“实”创业,要有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业要实,就是要真干事、敢担责、解问题、创实绩。金融工作是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每项工作过程中都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具体来讲就是要认真对待经营项目、仔细研究经营事项、扎实获取经营实据、准确定性经营问题、合理提出经营建议,惟有如此,才能完成好经营任务,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经营成果。目前从农行的角度看,2015年是国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关键的一年,金融监管政策要更加严格,对银行业资本管理、风险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兴起,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存贷利差收窄影响更加显著,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就我市而言,年末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全省中下游位置,加之互联网金融跨界经营、金融脱媒速度加快,对银行传统的渠道、客户和业务带来新的竞争压力。这对基层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这些都要求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立足自身优势,走出一条艰苦的又符合自身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过程中,只有把“三农”贯穿到工作的始终,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做大做强“三农”和县域业务,才能实现生存、发展、创效。在支持手段上,要不断推陈出新。
坚决打破传统农耕思维束缚,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审视和把握农行的科学发展。从产品宣传的角度来看,农行决不能再扮演市场追随者的角色,而必须成为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要积极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多样化、多类化的需求,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努力为农村金融主体提供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紧紧围绕“三农”发展趋势,探索构建新时期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一是“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农业产业链内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为主线,以产业链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核心企业为突破口,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二是“农村城镇化金融服务”:以符合规划科学、产业支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小城镇为目标,以小城镇建设中政府项目、企业、居民等各类主体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及内在联系,通过产品、政策、流程创新和联动营销,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一揽子金融服务;三是“农户信贷服务模式”:围绕农户贷款额度小、成本高、风险大,商业难以持续难题,通过创新实现农户贷款有效增信、批量作业、集约经营、精细管理,并最终实现农户贷款的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同时,针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农行+第三方+农户”等相应的服务模式;四是“基础金融服务模式”: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村基础金融需求的差异,通过物理网点、电子渠道和其他服务方式的合理化搭配,着力在农村构建起广覆盖、多渠道、立体式的服务渠道体系,满足农村日常基础金融需求。
三、从“实”做人,要有公道正派的坦荡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情操的高低,体现在是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在谋事、创业、做人上,领导干部坚持做“实”,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做人要实,就是要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这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对金融工作人员本色最好的诠释。忠诚老实是金融工作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金融工作人员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在农业银行发展的里程中,无数个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不畏困苦的连续加班、带病工作的场面就是最好的体现,而这也是农行事业蒸蒸日上的强力保障。农业银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的先进典型所体现的正是内涵丰富的“农行创业精神”。它汇聚了发达地区农行人“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艰苦地区农行人“艰苦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高海拔地区农行人“缺氧不缺精神”的奉献精神以及以“二兰”为代表的不怕牺牲的敬业精神。60多年来,正是这股子精神,激励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农行人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同样是这股子精神,迸发出助推农业银行加快改革、稳健发展的强大动力。饶才富、杨大兰、潘星兰、王希、苏州农行……这些先进典型是农业银行尽心竭力助推国家建设与改革发展的杰出代表,是农业银行60多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农业银行大力弘扬他们的精神,是培养锻造出更多心系“三农”、服务城乡、热爱农行的干部员工的重要一课,也是传承“农行精神”的浩然正道。广大金融工作人员应该始终坚守忠诚老实的农行人本色,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畏牺牲的优良传统,为农行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做人要实,就要诚字当头、实字为先,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公道正派。
做人要实还具体体现在是否坚持厉行节约、艰苦朴素,勤俭办一切事情;是否带头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进一步查找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作风形象、素质能力、组织纪律、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差距,为对照检查找准坐标,接地气、迈好步,在写着“人”字的道路上且行且远、越走越宽。
杨午阳(作者系农行山西省平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