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英、郭晓娟:落实信贷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2016-10-29 10:01: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货币信贷政策作为中央银行指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的重要政策,在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人行临汾中支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通过认真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努力改善金融服务,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增加贷款投入,将政策效应传导到地方社会经济活动中,促进了辖区经济的发展。

  (一)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贷投放。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截至目前,已发放支农再贷款3.9亿元,支小再贷款3亿元,扶贫再贷款2.69亿元,办理再贴现5.28亿元;对全市1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对1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释放可用资金4.3亿元。通过这些措施,共发放政策资金19.2亿元,撬动了全市各项贷款平稳适度增长,截至9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1121.69亿元,同比增长10.67%,比年初增加42.39亿元,为实体经济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持续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结合临汾实际,创新实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65513春雨计划”,通过建立健全6项机制、疏通政策传导5大环节、实施精准帮扶5大工程、创新金融服务1项载体,整合使用3项政策资金等措施,让国家扶贫金融政策落地生根,切实做到政策传导到位、信息共享到位、配套保障到位、信贷投放到位、帮扶效果到位。一是金融脱贫攻坚的机制已经全面建立。目前,金融脱贫攻坚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精准档案管理制度、市级金融机构定点包联制度、主办行制度、专项统计监测制度、考核通报制度等6项机制已在全辖16个县市全部建立;二是扶贫再贷款的放大效应显著增强。目前已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2.7亿元,已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的扶贫再贷款为1.5亿元,带动新增各项扶贫贷款5.35亿元;三是扶贫产品创新日益丰富。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设计推出了“扶果贷”、“利商宝”、“扶贫贷”、“惠企贷”等10余种新型信贷产品,满足了贫困群众多样化融资需求。临汾金融“春雨计划”的主要做法被《金融时报》进行了报道,并在全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进行了现场交流。

  (三)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信贷政策有效实施。按照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深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全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经济增长提质增效。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8.53%,批发零售业贷款增长8.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增长17.61%,为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严格落实宏观审慎要求,推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按季开展宏观审慎评估工作,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强了自律约束和自我管理,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在全市19家参评的法人金融机构中,通过评估并被评为B类的达到17家,占比89.5%,占全省的13.2%;认真开展利率定价合格审慎评估,推动洪洞、襄汾、霍州、蒲县4家联社顺利成为市场基础成员,推动曲沃联社、古县联社、侯马太行村镇银行3家成为市场观察成员,成为全省拥有基础成员最多的地市。前三季度累计发行同业存单114笔,金额201.1亿元,尧都农商行于9月21日已成功发行大额存单4亿元,成为全省第3家发行大额存单业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前9个月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47亿元。

  (五)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挥业务引导和牵头带动作用,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提请市政府成立了“临汾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小组”,在曲沃县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配合抓紧配套制度建设。目前,试点县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行、邮储银行4家银行已经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县领导组已确定曲沃县史村镇作为先行试点乡镇,由县政府发放临时经营权证书,曲沃县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先行试点贷款主办行。目前,主办行已与该乡镇40余户大棚蔬菜种植农户达成贷款意向,初步计划四季度开始发放贷款。

  我市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在资金供给上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支持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也存在一些诸如直接融资发展不足、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满足率仍需要提高等问题,下一步要加大落实力度,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让货币信贷政策效应得到最大最优的发挥。

  (一)推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保持辖区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人民银行要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经济周期的信贷调节,用足用好支农、支小支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资金,保持辖区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增强金融服务辖区经济发展的实力。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地方金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新机遇、新要求,以“建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新模式、建设精准扶贫新机制、建成金融综合服务新体系”三大板块工作为抓手,全力打造“教育普惠送知识、扶贫普惠送资金、便民普惠送服务”三位一体的金融普惠新格局,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不断满足重点领域和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提高辖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一是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通过金融知识宣传“进课堂、建站点、入农户”,小手拉大手,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二是深入推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有效运用扶贫再贷款,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率、精准性,向脱贫攻坚不断注入充沛的资金活水。三是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空白。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主动向前推进,加紧工作节奏,探索符合当地农业基础条件和产业特点、适合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能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的运作模式,加快贷款品种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地方政府要尽快落实确权、登记、颁证等前期工作,并完善风险处置机制,为金融机构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

  (四)全面提升直接融资水平,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引导辖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力度,加大对有潜质企业的扶持与培养,特别是对一些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帮助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同时,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