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翼城县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的统一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大胆探索实践,全县21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破零”并达到万元以上。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2020年底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3000人以上行政村达到10万元的奋斗目标,确实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带着这一课题,我们于1月中旬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经营管理站等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组成7个调研组,深入全县10个乡镇、32个村,以座谈了解、查阅账目、启发分析等方式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找准翼城县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
翼城县共辖10个乡镇、212个行政村,2016年共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400.35万元,村均收入16.04万元。其中,116个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部实现“破零”过万目标,实现收入563.59万元,村均收入4.86万元。
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已经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但集体经济的发展仍需巩固。
首先,我们的认识要再提高、责任要再压实,确保乡、村两级干部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牢牢地抓在手上。乡村两级干部处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最前沿,他们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最为关键。要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充分利用“翼城大讲堂”、县乡党性培训基地等,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进一步深入学党章、学讲话、学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使他们站在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决胜全面小康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硬杠杆,作为今年乡村两级党组织“定、查、评”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严格兑现今年县委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承诺书》,完不成任务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完不成任务的村党组织书记今年底农村“两委”集中换届时不得提名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其次,我们的力量要再加强、班子要真配强,努力提高农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要实行“四级包联”,构建群策群力谋发展的工作格局,弥补村干部“单打独斗”力量弱的不足。“四级包联”,即县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包联乡镇,每人每月至少下乡镇进行一次调研指导,重在传导压力;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包乡联村,每人每季至少要对包联乡镇的所有低收入村进行一次全覆盖式的督查调研,重在掌握情况;县直单位结对联村,充分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作用和机关干部政策熟、知识广、眼界宽、信息多、观念新、头脑活等优势为包联村提建议、谋路子、定项目,重在拓宽增收渠道;乡镇干部分片包村,做好信息沟通和上传下达,直接负责指导制定增收计划、督促增收措施实施等工作,重在推动落实。要抓住后半年农村“两委”集中换届时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作为“两委”干部人选的重要衡量标准,以鲜明导向配强村级班子。对发展任务重、党组织班子确实弱的村,党组织班子要提前进行换届,确保年底任务完成。当前要着重实施好“人才回归”工程,把党性强、有热情、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人才纳入“两委”干部储备库。换届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地、针对性地举办“领头雁”培训,以集中学习、交流观摩、外出取经等方式大力提高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管理要再科学,监督要再严格,着力构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良性机制。要用好挂图作战的方式,既明确今年的总目标、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又把任务细化分解到月、日,按时间节点查任务推进情况,使干部们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头儿,不完成既定任务绝不罢休。对那些不干事的干部,能调整的要早调整。要针对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收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农村账务处理、收入入账、承包费收缴、承包合同、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利用等,引导集体收入更多地投入再发展,使集体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紧盯目标、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圆满实现今年底半数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3000人以上行政村达到10万元的目标。
(作者系翼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