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杰:切实履行关心 下一代的责任使命

2018-09-26 17:04: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是一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事业,更是我们基层党委书记必须坚决履行的政治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侯马市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真情关怀,为关工委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突出摆位,确保关工委工作“放心”。我们坚持把关工委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三个到位”,为关工委工作吃上“定心丸”。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侯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组,领导协调全市关工委工作,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坚持把关工委工作与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查、同考核,每年至少听取1次关工委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做到有请必到、有事必议、有难必解。三是工作指导到位。经常征求关工委和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与关工委一起研究新形势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促进关工委围绕主线,突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今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市委书记带头参加关工委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共同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助威呐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保障,确保关工委工作“安心”。解决关工委工作的后顾之忧,是我们基层党委的责任使命、工作担当。一是优先队伍保障。2016年换届后,我们对关工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优化了班子结构,并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工作队伍,确保关工委始终组织健全、工作高效、富有活力。二是优先经费保障。在可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决保证关工委工作经费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优化了关工委办公环境,更新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完善了办公设施,为“五老”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优先阵地保障。积极创造条件,为“五老”建立学习、工作、娱乐场所,打造学习、交流、沟通平台,确保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统筹协调,确保关工委工作“顺心”。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必须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增强关工委工作与党建工作联动。建立了“党建带关建”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关工委领导小组组长,完善了工作体系,做到“党建抓到哪里,关工委工作就推进到哪里”。二是增强关工委与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联动。督促指导组织、宣传、政法、财政、民政、老干、文化、教育和工青妇等单位主动加强与关工委的联系,共同出题目,一起做文章,切实做到组织联体、工作联动、阵地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局面。三是增强上下工作联动。不断推动关工委工作重心下沉,坚持在基层、在青少年身边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把关工委组织和工作覆盖和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遍布城乡的关工组织网络,进一步增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辐射力、影响力。

  四、关心关爱,确保关工委工作“舒心”。“五老”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始终在行动上支持、精神上鼓励、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积极调动和保护“五老”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学“五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文艺活动等,大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五老”工作和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尊“五老”。在全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弘扬“五老”精神,不断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让“五老”受尊重、受爱戴、有地位。三是爱“五老”。积极做好“五老”的关怀服务工作,关心“五老”的健康、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每年七一、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带头走访慰问“五老”,使广大“五老”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励他们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融入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展现新作为、创造新气象,积极投入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创新佳绩、再做新贡献。(作者系侯马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