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汾西县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为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领导高度重视,奠定坚实基础。汾西县历来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尤其如此,在经费上、场地上为关工委工作提供多方便利。在人员配备上,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部署,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发文,任命乡镇书记为关工委主任、分管副书记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有力地加强和推动了关工委工作。结合“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全县选树了一批15个基层“五好”关工委,起了以点带面、推动发展的作用。县委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关工委检查指导工作,就关工委各项硬件建设给予有力支持和帮助,软件建设提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确保把关工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
创办家长学校,传承优良家风。关心下一代,要先从家长抓起。汾西关工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在全县认真开展了“重视家教、传承家风”活动。一是自编教材。关工委家长学校的9个老师,每人承担两个课题,结合县情实际,搜集素材,撰写教材,重点围绕孩子如何促进孩子的成长的编写教材。教材编好后,家长学校的教师深入全县9个乡(镇、区)的中小学校上课15场(次),听课家长累计达到两万人次。二是言传身教。通过讲课、读书会的方式,重点培养了一批重视家教、传承家风的典型家长,通过家长报告会的方式,让全县2000多名家长受益。三是注重宣传。在县委大门外围栏上,开辟了30米的宣传栏,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事实说话,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化群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选树典型。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我们选树了优秀学生家长27名、优秀老师10名、模范学生10名,组成一个宣讲小分队,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带动作用。
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汾西。汾西县采取多种方式,结合“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季活动,不断巩固读书成果。县关工委和县文体局联合,开通了网上图书馆,大大方便了孩子的看书学习,从各个层面选树出100名读书好青少年,大张旗鼓进行了表彰。全县多次组织开展“中华魂”读书经验交流会,评选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以点带面全面打造书香汾西。
加大教育扶贫,彰显关心合力。汾西县系国定贫困县,特别是因学致贫问题特别突出,为此,县关工委紧紧围绕贫困生上大学这一事做文章,宗旨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贫而辍学,在全县发起多部门联合、多部门协作的助学工作,2018年和团县委联合筹资15万元,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县扶贫中心拿出100万元,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教科局大力开展扶贫贷款项目达1700万元,解决了2905名大学生上学难问题,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资助,切实解决了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做到了关心工作时刻抓在手中、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
发挥“五老”作用,提升关爱效果。一是人员选配。从工作岗位上刚刚退下来的老同志有知识、有热情、有专长、精力充沛,我们优先选用这些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伟大工程中来。二是工作积极。“中华魂”读书活动,我们选配精兵强将36名,把这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小学生安全伴我行”活动中,我们选配8名从公安战线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讲解员,3名工作热情特别高的同志担任了办公室工作,特别是抓好《关心下一代》《火炬》等杂志报刊的发行工作。25名“五老”人员积极主动参加校外督察巡锣队,风里来,雨里去,提高了全县中小学生校外遵纪守法意识。三是提高育人能力。我们把“五老”人员中的退休老教师、高级知识分子组织起来进行专门培训,让他们长期接受新知识,更新知识面,特别是培训讲课队伍,目前我们已打造出了不同层面的8人专业讲课团队,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思想素养,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还将更加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多关心、支持老同志的工作,让老同志老有所为,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汾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作者系中共汾西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