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龙:强化组织建设是激发“乘数效应”的有力保证

2019-01-05 09:41: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同思想建党紧密配合,使得管党治党“徙木立信”的效果得到深化,制度笼子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讲,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农村党建工作要以组织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政治定位和政治标准。引导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去,从政治上认识和推进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积极推广“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发挥共产党员“头雁效应”,结合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以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助力扶贫攻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而脱贫攻坚领域的工作,都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领域。农村党组织要积极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找准脱贫攻坚与改善民生的结合点,瞄准靶标,精准发力。把每项政策都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具体举措。党员干部要通过多蹲地头、多下田间、多倾听群众意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与群众建立深情厚谊,获得群众的口碑,赢得群众的支持。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大力倡导以创新精神谋事、干事、成事,最大限度激发党组织的“乘数效应”,引导农村群众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发展思维,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骨干产业支撑脱贫攻坚、助推绿色崛起。着力从饮水、道路、用电等现实短板补起,不断满足贫困群众的基础需求。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底,覆盖到人,保证贫困群众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贫困群众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市县。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等关爱机制,让其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把吸引市场资本、激发市场活力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权改革,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份,变农民为股民。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等”的独立自强意识和“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勇气。

  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唯有奋斗者和开创者才能勇立潮头。一方面,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应变,与时代同行,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力,深刻体悟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以加倍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用实际行动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

  (作者系汾西县对竹镇前坡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