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建设重在“三提升”

2009-05-23 07:5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品位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对于一个县级城市来说,城市规划、经营和管理将是今后搞好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
结合浮山县这些年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要搞好县级城市建设,重在实现“三提升”。
一、提升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县级城市如何发展的更好更快,搞好规划是重要前提。怎样科学的搞好规划,实践证明,必须要树立县级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必须要赋予城市规划的新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魅力、宜居、和谐、富裕的新目标。近年来,浮山县紧紧围绕“清洁城乡、生态家园、特色浮山”的城建工作思路,在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考虑到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物理结构。在硬件建设规划方面,先后规划建设了外循环路、尧天街、城北路、城西街等工程,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16平方 公里,扩大了4倍,有效拉大了城市框架。在文化底蕴方面,实施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修编,彰显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淳朴的风土人情,从而反映出浮山城市建设与周边县市不同的人文特色。在城市物理结构方面,根据城市东高西低、北阔南圆的总体特征,合理规划了行政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商贸区和公共服务区,设计建设了广电中心大楼、医院综合办公楼、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对尧山森林公园、尧山休闲公园、城市街心公园进行了修缮改造,对城西迎宾广场、水上乐园进行了绿化扩建,使城市处于绿色的环包中,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全面运作县级城市经营模式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关键在于搞好城市经营。如何有效地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有形和无形的资产,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对不同的城市资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如将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剥离,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押则押,使城市资本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确保城市这个最大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既提升城市的功能,改善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浮山县实行以房带路、以路兴商、土地置换、经营权转让等市场配置的办法,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城建综合开发,采取贷款担保、用地优惠、政策倾斜、放开投资领域等措施,通过对土地市场进行强化管理,科学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严格限制协议出让土地,凡商业、旅游、娱乐、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超前编 制控制性详规,对政府储备的土地和近期拟向社会供应的建设用地,组织力量编制控制性详规,作为土地市场供应的依据。大力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重点放在对违法用地、非法交易的处理和对闲置土地的收回上,规划区内的土地,凡是闲置两年以上的都依法收归国有。通过几年来的科学经营,形成了“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启动、多元化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
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城市建设高效机制管理好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管理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优化以及效率公平等目标。浮山县始终坚持“依法治城、管教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一是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发挥居民区业主委员会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城管大队、街道居委会、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二是高位监管,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城区内广告牌匾、流动摊点、早、夜市进行规范管理,清理死角垃圾、建筑垃圾,粉刷墙壁、路牙石,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乱贴乱画、占道设摊、乱搭乱建、交通不畅、乱停乱放等问题,在主干道设立交通标志、监控设备,对各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天天检查、月月点评、年度考核,定期公布考评结果。三是完善城市管理保障。在保障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城管队伍,不断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强化城市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要形成高效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维护好城市的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经营,高效能管理,才能使城市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 浮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段玉明)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