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念好“五字经”

2009-06-27 09: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醒”字当头,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发展快不快,干部作风带”。这些俗语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群众眼睛是盏灯。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越是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的时候,越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越要深入扎实地做好惠民生、谋民利、聚民心、促民和的工作。目前,各类社会矛盾非常突出,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只有树立和弘扬好的作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尤其需要我们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认真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有好的作风,才能抓住机遇。作风好、效率高,先人一步、争取主动,就能从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在谋划、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上、在招商引资上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好的作风,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高效的政务环境,才能形成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生产要素聚集。有好的作风,才能做好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只有领导干部树立和弘扬好的作风,才能引导各级干部敢于创新、奋勇争先、求真务实、百折不挠,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学”字为先,把勤奋学习作为成事之基学习是最好的投资。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 是财富。谁占有知识,谁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谁的知识更新快,谁就掌握了经济的制高点。在知识爆炸时代,吃老本是不行的,需要向他人学、向实践学,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最好的包装。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知识,说话引经据典、入木三分,讲出道道、、理出头绪,才有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学习搞好了,心灵会得到净化,情趣会得以提升,心情会更加舒畅。
学习是成功的阶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学习力,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之书。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有限的工作,无限的学问,做好分管工作是最大的学问,也是最好最实的学问。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的载体,营造时时、处处都在学习的浓厚氛围。
“干”字为重,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追求要把建功立业作为最高追求。常言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讲的是为官处世之道。过去的官员有这样的境界,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又该有什么样的境界呢?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所处的岗位平凡、工作平淡,很难有所建树。这实际上是爱岗敬业的态度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岗位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重实绩、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要把真抓实干作为形象展现。实干是一种工作作风、是一种政治品格,反映了我们党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把真抓实干最终体现在求实效上,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多干打基础的事情,多干对长远起作用的事情,多到基层去,多到困难的地方去,多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多办实事,常办好事。
“贤”字为尺,把公道用人作为重要职责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伟业在用人。我们要坚持用“贤”字作为衡量干部的主要尺度,把公道用人作为领导干 部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能否公道用人关系人心向背,体现用人导向。唐太宗说过一句话:“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就是说,任用品行端正的好人,那些做好事的人都会受到激励;错误地任用为非作歹的人,那些做坏事的人就争着往上爬。
实践证明,用好一个干部,就在广大干部群众面前树立了一面旗帜,就会激励一批干部奋发向上;用错一名干部,就会伤害干部群众的感情,挫伤一批干部的积极性。要公正地对待干部,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全面了解干部、客观评价干部、准确识别干部、合理使用干部。要高看一眼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要多加留意那些不图虚名、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的干部,真正形成凭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
“廉”字为荣,把清正为官作为最高操守要追求名节,不要追名逐利。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能不能在名利面前摆正位置,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考验。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摆脱名缰利索的困扰,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职务和权力,真正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
要以权谋事,不要以权谋私。权力本身不是利益,正确对待权力,首先要正确对待利益。我始终认为“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要时刻牢记“德莫厚于爱民,行莫交于利民”的古训,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古县县委副书记 程世俊)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