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助推非公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2011-04-09 08: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乡宁县是全市非公经济强县,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在实现新时期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方面的要求非常迫切,任务十分艰巨。去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这个核心,坚持抓住非公企业这个主体,在企业内部强化“四个推动”,在企业外部突出“四个着力支持”,以内为基,以外为引,内外结合,双引擎驱动,在努力开创全县非公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和做法。
深入调研,找准助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煤炭资源整合以来,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在重组整合中体制和机制发生急剧变化,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经济状况、政治诉求等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为此,我们深入开展了非公经济领域统战资源大调研大摸底。一方面是分类别分层次抓摸底,另一方面是多渠道多形式抓调研。在调研摸底中,我们找出了非公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中存在的很多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转型企业少,产业结构单;企业发展环境存在一定局限;非公企业发展的土地、融资难等不利因素依然存在;面向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灵活以及民间资本外流严重等等。找准了这些问题,就明确了制约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抓好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载体,通过四项活动力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要推动企业内部转型,经营理念是先导,体制机制是保证,社会责任和企业精神文化是持续发展壮大的源泉。为此,我们通过开展四项活动从内部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
一是通过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力推非公企业经营理念转型。我们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转变经营观念,破除资源依赖思想,树立绿色、循环、高端发展的理念;破除传统产业束缚,坚定向新兴产业迈进的信心和决心;摒弃小打小闹模式,形成抱团转型、规模转型的新认识;抛弃粗放式经营,转向科技创新型发展。二是通过非公企业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力推非公企业体制机制转型。我们先后开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外出培训、学习考察30余人次,聘请专家学者组织专题讲座和研讨会10多次;在点评改进阶段,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摆脱家庭经营模式束缚列为重点整改内容,督促其体制机制创新。三是通过开展“新晋商万企联万户感恩行动”,力推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转型。四是通过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力推企业精神文化转型。
内留外引,通过四个着力支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发展,外部环境是重要保障。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着力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
一是着力政策倾斜。为了给非公企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我们从土地、准入、税费、资金扶持、特殊激励、优质服务等方面制定了20条相关优惠办法,确定了66个节能型、环保型、循环型内留外引推介项目,其中农业类17个,工业类37个,其他社会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类12个;并引导在煤炭资源整合中退出的煤老板把资金留在乡宁,发展非煤产业,造福于民。二是着力资金扶持。在县里,由县政府出面成立了项目担保公司,由县财政多渠道筹集至少1亿元作为项目专项扶持基金。在县外,我们着力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与各地晋商会联系,努力为非公企业融资;努力与侨商会取得联系,为转型发展项目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三是着力优化服务。县上成立了鼓励“内留外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领导组,要求职能部门全力配合转型发展的非公企业做好水、电、路、通信、环评等相关工作;协调金融部门,优先提供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发挥县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收集非公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意见和问题。四是着力真情关怀。我们对平时在转型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家,通过省、市、县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真正营造转型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对经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公益捐赠多、企业形象好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及时推荐给县委、市委、省委表彰奖励,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通过一年来对非公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我县非公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成效明显。一是重点项目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5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25亿元,超投资计划5.68%。二是非公经济助推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2010年底,我县共有民营企业4498个,从业人数近19000人;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5.09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县GDP的51.2%;非公企业上缴税金10.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8.1%。三是非公企业社会形象进一步优化。全县非公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光彩事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公企业在转型跨越发展中树立了全新的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赞扬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 (作者系乡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李睿煜)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