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纯洁性从增强“四个意识”做起

2012-05-05 09:5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四个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纯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行为准则,始终是我们党90年来不变的追求和坚守。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财富面前、在利益面前、在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面前,失去了立场、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灵魂,在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党的意识方面,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精神萎靡、得过且过,工作没思路、岗位没作为;奉献意识缺失,讲实惠、讲索取,与党要权、与民争利。2)政治意识方面,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摇摆;纪律意识日益淡化,个性大于党性,目无组织、纪律松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纪律背道而驰。3)危机意识方面,放松修身自律,以权作柄谋取私利;对群众缺乏感情,官僚习气严重,漠视民生甚至与民争利;放松对“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任由“享乐主义”思想肆虐;少数党员甚至蜕化变质,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4)责任意识方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应付;履行职责不力,面对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反应迟钝,应对不力;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麻木不仁,或心存侥幸,或监管不力,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中,但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对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入手,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增强“四个意识”永葆党的纯洁性。
第一、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党的意识,就是党员对党的纲领、性质、宗旨以及使命任务的深刻认知,从情感上讲是对党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从思想上讲是一种践行党员先进性标准和维护党的形象的自觉体现,集中反映了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对党的宗旨恪守程度、对党员标准的认知程度、对党的纪律的遵守程度、对党的组织的维护和热爱程度。党员党的意识强弱,体现了党员党性强不强,对党忠诚不忠诚,政治信念坚定不坚定的问题。增强党的意识,就是要在党言党、对党忠诚,时刻心中装着党、想着党,自觉地用党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从内心深处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承担责任义务的使命感。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决不动摇自己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践行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和促进者。
第二、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意识,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方向明确、立场坚定,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政治意识强不强体现为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定不坚定,能不能严守政治纪律,能不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处在现实和虚拟的两个世界,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尤其重要。当前强化政治意识,就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和理解,筑牢思想防线,划清“四个界限”——即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面对一切破坏党的组织、损害党的形象的丑恶现象,不是置身党外和局外,而是要义正言辞地同他们做斗争;面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不是去随意评头品足、指指点点,甚至随意指责党及其组织,而是站在党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认真加以贯彻执行;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物质利益诱惑,不是去一心琢磨发财之道,研究升官之法,而是始终牢记入党誓言的庄重承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战士的模范作用。
第三、增强危机意识,始终保持执政的清醒和务实。危机意识,就是居安思危,由安见危,在顺境中把握、预测各种隐含的问题、风险和危机。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个危险”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这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执政党的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党忧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紧迫感。只有增强危机意识,才能清醒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清醒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并且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境的办法和路径。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认清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认清人民对我们寄予的深切期待,并自觉地把为国排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责任。
第四、增强责任意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强,心里有事业、眼里有群众、手里有工作,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再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无论是抓住发展关键期的机遇,还是应对矛盾凸显期的挑战,如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如何更好地走进群众、走进基层?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如何增进党群、干群互信和共识?利益博弈日趋加剧,如何协调不同关系和诉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带着责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认真解决。增强责任意识,一是明确责任。结合我市当前工作实际,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责任、改善民生的责任、自身建设的责任。二是细化责任。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群众利益的琐事难事、社会稳定的急事特事层层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细微之处,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着落的责任氛围。三是落实责任。抓落实,就是要抓决策落实、抓重大项目、抓重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责任意识的增强来保持纯洁性,通过履职尽责的成效来体现纯洁性。
总之,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应当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要自觉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始终如一地增强党性,实践党纲,遵守党纪,端正党风,做到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惟其如此,才能确保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执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确保党的纯洁性和党员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市委讲师团副团长)
 
常凤鸣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