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饲养宠物科学 预防狂犬病
——访尧都区疾控中心规划免疫科科长李海亮
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喜欢养宠物狗的居民越来越多。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市区各公园和广场上,很多养狗的市民喜欢趁着凉快和空闲,带宠物狗到汾河公园或广场散步,而狗对周围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针对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如何预防狂犬病,被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以及就诊流程等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尧都区疾控中心规划免疫科科长李海亮。
在人们的生活中,狗一直是忠诚、勇敢、正直、善良的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狗、养狗,对于他们来说,宠物狗是生活中的陪伴者,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可是,如果家里的狗患有狂犬病,那就成了危害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隐患。
据了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一般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临床表现以恐水为特征,又称恐水病。猫、狗、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等也可能患病并传染,伤人动物一般以犬多见,民间也称“疯狗病”。
“近年来,我国猫、犬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狂犬病发病、死亡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该疫情在我市周边地市也有高发趋势。被‘狂犬’咬伤后预防狂犬病的方法要三步走,即伤口及时、彻底地清洗,免疫血清的使用,疫苗接种,其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缺一不可;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的就是伤口处置,其次就是免疫血清的使用。”李海亮说,即使是看起来健康的小狗,也有5%至10%带有狂犬病毒。所以,一旦被狗猫等宠物抓伤、咬伤,在去医院途中或等待救援时,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很重要。首先要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但绝对不能用嘴去吸伤口的污血,还可以用20%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续用2%至3%的碘酒及75%的酒精局部消毒,尽可能去除伤口中的污物。这些都是自救的简单常识,最重要的还是得及时去疾控中心或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或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的时间越早越好。
李海亮提醒市民,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一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一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当天和第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至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当天、第3天、第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昏迷期,大多患者在兴奋期因咽喉部痉挛窒息而亡;也有些患者能侥幸度过兴奋期进入昏迷期,不过大多数最后还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无论什么季节,市民被犬类咬伤的情况非常常见,“肇事者”不仅是街头流浪狗,也有自家养的宠物狗。李海亮强调,市民饲养宠物狗应该及时为其接种疫苗,家有儿童的尤其应慎重喂养。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