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 全力推进绿色宜居开放文明侯马建设
——访侯马市市委书记王煦杰
记者 杨琦
侯马市市委书记王煦杰(左二)在该市新兴纺织城欧森纳服装厂车间调研。 秦明忠 摄
“临汾市第四次党代会和两会的召开,为侯马市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创新实干、担当作为,才能赢得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侯马市委书记王煦杰的回答掷地有声。他告诉记者,由北京乐视控股集团、侯马市政府、山西方略集团合作打造的“乐生活”国际物流板块项目在侯马市举行落户启动仪式,这就是侯马市拓展发展空间、抢占发展先机、打造中西部快销品集散中心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举。
采访中,王煦杰告诉记者,近年来,侯马市一直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着力培养党员干部敢担当有作为的勇气和自觉。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工作人员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明显增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狠刹“四风”,有效遏制了超标接待、超占办公用房、公车私用、大操大办等现象。
今后五年,被誉为“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的新田古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向世人呈现?王煦杰说,我们将围绕临汾市委“345”战略和临汾市政府“12345”目标任务,集中精力实施侯马市的“五大兴市战略”,着力打造“一山、一河、三地、四区”。“五大兴市战略”,就是“产业集聚、城乡共建、文化崛起、环境提升、民生改善”。“一山”就是实施紫金山规划开发,坚持高起点规划,同步推进育林绿化、古院落保护、通山路建设和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一河”就是加大浍河生态治理力度,同步推进浍河引水、湿地公园建设和下游河道修复治理。“三地”就是打造区域性新型产业基地,重点推进高端装备、清洁能源、新型材料、食品制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打造现代物流高地,推进与国内大型厂商、知名电商、港口口岸的高点对接;打造文化游购休闲目的地,深入挖掘厚重的晋文化资源,强力推进商贸与文化、文化与旅游、农业与旅游、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四区”就是侯(马)曲(沃)同城新区,以区域互联互通为重点,启动“两横、两纵”路网规划建设,构建“大侯马”格局;东城新区,全面铺开路网循环、广场公园、文体场馆项目建设,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晋都新区,以完善路网布局和城中村改造、文化旅游、商住开发为重点,繁荣城镇经济,提升城市形象;浍南工业园区,加快完善路网和排水、供热管网建设,促进园区资源共享,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聚集度。
实现县域经济振兴发展,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王煦杰介绍,侯马市将围绕新兴产业,突出培育扶持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大支柱,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促进新旧产业接续替代。其中总投资58.8亿元、年处理150万吨铜精矿的北铜铜业扩建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在平台建设上,该市加快了大运公路枢纽物流园、振通电商物流园等“五园区”平台建设进度,其中大运公路枢纽物流园、振通电商物流园预计年底前完成项目主体设施,具备运营条件;“洋货码头”项目建设预计年底一期建成运营,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洋货集散、分拨基地。同时,将充分挖掘电商平台潜力,打造区域性农产品网上集销基地。
商贸市场曾是侯马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侯马市一直致力于重现“旱码头”昔日繁荣,那么,振兴侯马商贸经济,到底路在何方?王煦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侯马市重点从加快打造区域性新型产业基地、加快打造现代物流高地、加快打造文化旅游购物目的地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产业“三地”,着力推动工业新型化发展和商贸加工业发展,通过完善平台支撑,努力实现“旱码头”“陆路港”“互联网”三大优势的叠加。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民生幸福。王煦杰说:“我们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了‘一次创建、一次获评’的骄人成果;全市25个村通上了天然气、33个村铺设了排水管网、50个村吃上了城市自来水等。今后五年,我们还将加大力度,全面提升侯马城市品位和群众幸福指数。”
展望未来,王煦杰充满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他告诉记者,“责重如山,行胜于言。”侯马的未来在于全体党员干部,侯马全市上下一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全力开创侯马市“五大兴市战略”的新局面,用实际行动落实临汾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临汾市“两会”精神,为推进绿色、宜居、开放、文明侯马建设而努力实干。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