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记者来到素有“小金殿”之称的大宁县,看到这里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实施,万亩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加紧建设,市级文明和谐县城也已经通过了验收,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市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推动大宁转型跨越、先行发展,记者采访了大宁县委书记刘奎生、县长樊宇。
他们说,市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大宁乃至全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的提出,尤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大宁县已经勾勒出一幅“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新蓝图。
以“三农”工作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按照全省“一县一业”的规划要求,把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一是打造全省苹果示范基地。紧紧围绕林果富民战略,在全县8大垣面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力争5年内全县新增苹果栽植面积10万亩,实现“人均二亩园、家家奔小康”的目标。二是打造临汾西山绿色高效设施蔬菜基地。充分发挥沿川优势,鼓励和引导沿川农民群众主动投入蔬菜发展。坚持项目资金、财政资金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积极建设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力争3年至5年时间实现沿川万亩水浇地大棚全覆盖,成为临汾西山的绿色高效设施有机蔬菜主产县。三是打造全省种羊培育基地。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推广“畜—沼—果”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发高产、高效种羊繁殖相关技术,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带动青贮牧草、添加饲料、肉羊育肥和产品深加工发展。到2015年,全县种羊养殖户达到3千户以上,优种母羊存栏达3万只,每年提供优质纯种羊6万只左右。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在工业崛起上实现新突破。目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辰康生物有限公司投资5300余万元、年产100吨麦绿素的生产线已经建成。依托苹果、西瓜、核桃、小杂粮、肉羊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筹建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依托丰富的煤炭、煤层气资源优势,尽快启动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实施煤电气化综合开发创造条件。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在山川绿化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以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治理的总体思路,争取国家资金用于生态修复。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林业。“十二五”期间,在黄河流域及昕水河、义亭河小流域形成以侧柏为主,油松、山杏山桃等多树种混交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全县林地面积达到48.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8%,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目标。
以三产发展为重点,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规划引领、功能完善、三产支撑、从严管理的思路,把县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积极实施“大城镇”战略,优化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建设宜居宜业城,争创生态园林城。5年内,力争县城面积扩大到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
以社会和谐为重点,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人才强县和科教兴县战略,重点培育专业技术、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积极推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型。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监测、预警、报告体系,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
他们最后说,大宁将紧紧围绕市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承载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奋起直追,奋力赶超,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大宁。(记者 卫博 )
【责任编辑: 付基恒】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院前急救须防“魔鬼细节”
下一篇: 预防煤气中毒须防“南风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