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宽准入条件,激发市场活力
立足职能,做到“六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最大限度落实帮扶措施,最大限度整合各项职能,最大限度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增强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五个27条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新出台的《关于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行业限制、放宽出资登记、放宽主体登记、放宽名称核准、放宽经营范围核定、放宽场所登记,根据“非禁即入”、“非限即可”的原则,对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开放。
二、拓宽服务载体,扶持企业发展
通过正在开展的“百名工商干部进千家企业帮扶活动”,积极为特别企业提供特殊服务,对全县骨干企业新上项目或招商引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做到登记前介入指导、登记中专人联络、登记后跟踪服务的“一条龙”服务;建立与企业联系制度,明确联系领导、具体联系人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主动上门走访联系点,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现状、发展思路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加快停产企业的复工复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发展动力
支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登记注册。积极开展股权出质和出资登记、动产抵押登记工作。 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引导企业申请注册和依法使用商标;鼓励企业通过创造、研发增加商标附加值,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积极推进“信用山西”建设。建立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综合监管”的目标。积极推进信用产品的使用,利用信用山西网、红盾信息网等媒介,提供市场主体信息及信用信息查询,为投资者化解投资风险、进行安全交易提供服务。
推进市场主体登记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审批大厅、基层工商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红盾信息网站四个窗口的服务规范,严格实行服务承诺、首问首办、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对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当场办结;材料不齐全的,跟踪服务。通过红盾网站、公示栏、告知资料及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办事程序、登记条件、办理时限、职责分工等进行公示,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突出和谐监管,优化创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预警制管理。除涉及食品安全、假冒伪劣商品、非法传销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行业外,对创业者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警告,限期改正。除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和专项检查,以及处理举报案件外,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同时,进一步重申工作纪律、廉政制度和职业道德,对违反禁令、粗暴执法、行政不作为、行为不规范、违规乱作为等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努力营一个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霍子武)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