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将改变“陋习”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在大声疾呼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机动车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何一些人的开车陋习改不了,说到底还是处罚力度不大。最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规定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将有力地遏制交通违法行为。
酒驾扣分加倍,据交警人士介绍,此次修改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对部分驾驶人主观过错大、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扰乱道路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记分分值。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3种违法行为,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借道超车要受罚;不少车主在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不喜欢排队的“捣乱分子”,这些车常常在红灯前或排队上下的路口强行变道插队,引发不少交通事故。《规定》新增了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给予扣2分的处罚。同时,公安部还将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由2分提高至3分。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乱 插队,缓解城市拥堵。交警人士指出,轻微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是由驾驶人不良驾驶习惯导致的,其中乱插队造成的轻微交通事故占了整个轻微违法的1/3。
喝多少酒算是“醉驾”?
喝酒不驾车渐成共识
调查中发现,用餐的有车族普遍表示,为了确保安全,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有车族吃饭不喝酒以后可能会形成习惯。
“最近,餐厅里热闹的劝酒场面确实少了些”,市民曹先生对记者说,打击“醉驾”行动以来,客人对喝酒都比较节制了。一些不得不喝酒应酬的顾客带上了司机,有的则改成“打的”,不再存有侥幸逃脱检查的心理。我市神州装饰城的一个装饰公司总经理,多年来,请客户吃饭,几乎“逢餐必酒”,哪次都是喝得醉醺醺的。然而,自从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动起,他便滴酒不沾。“其实,我早就知道喝酒不是好事,费钱又伤身体,但很多时候没法推辞。还是整治整治好啊。如果实在想喝,我就‘打的’赴宴,一醉方休。”记者从我市几家酒店了解到,整治酒后驾车以来,使驾车的客人点酒时多了一份顾虑,不点酒,取而代之的是果醋、可乐、橙汁、茶饮料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理对此表示理解,“虽然,酒水销量有所下降,但是作为司机本身就不能喝酒,不管国家有什么规定,自己首先应该控制自己,毕竟生命才是第一位 的。”记者又从网络上了解到,如深圳、北京一些大城市,为了增加卖点,提高服务水平,酒店会免费给客人派送“酒精检测条”,饮酒超不超标,一检测就明白。据说,该检测条有望在全国推广。
保险业受益匪浅
近年来,我市私家车数量俱增,体现在保险市场上,私家车保费就占全部财险保费很高比例。我市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称,严打酒后驾驶行为对保险行业是利好消息。
“酒驾”整治行动以来,保险行业迎来发展良机。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超速、酒后驾车排在事故原因的前几位,其中,私家车事故占了近6成。
一财险公司事故查勘人员介绍,严打酒后驾驶行为,交通事故报案率明显下降。某财险公司事故查勘人员告诉记者:“以前21时至24时的交通事故报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酒后驾车引起的,与之前高峰期的行驶量相比,道路汽车行驶量减少约30%,行车少了,道路畅通,交通事故自然减少。”(本报记者 陈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